槐花散(古代经典名方1034)

槐花散出自宋代许叔微著的《普济本事方》。

槐花散所治为肠风、脏毒。肠风者,下血新鲜,直出四射,皆由便前而来;脏毒者,下血瘀晦,无论便前便后皆然。方中槐花苦微寒,善清大肠湿热,凉血止血,为君药。侧柏叶味苦微寒,清热止血,可增强君药凉血止血之力,为臣药。荆芥穗辛散疏风,微温不燥,炒用入血分而止血;盖大肠气机被风热湿毒所遏,故用枳壳行气宽肠,以达“气调则血调”之目地,共为佐药。诸药合用,既能凉血止血,又能清肠疏风,俟风热、湿热邪毒得清,则便血自止。槐花散寓行气于止血之中,寄疏风于清肠之内。主治:风热湿毒,壅遏肠道,损伤血络证。辨证要点:便前出血,或便后出血,或粪中带血,以及痔疮出血,血色鲜红或晦暗,舌红苔黄脉数。

药理研究表明,槐花能缩短出血时间,具有抗炎作用,炒炭作用加强。槐花中主要含黄酮类化合物,含有芦丁、槲皮素等。芦丁能显著抑制大鼠创伤性浮肿,并能阻止结膜炎等炎症及肺水肿的发展。

现代临床上,槐花散用于治疗痔疮、结肠炎等便血疾病。槐花散药性寒凉,只可暂用,不宜久服。便血日久属气虚或阴虚者,以及脾胃素虚者均不宜使用。

槐花散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15 年版二部,用于马、牛、羊、猪的肠风下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槐花   枳壳   芦丁   肺水肿   荆芥   侧柏   寒凉   结膜炎   晦暗   药性   脾胃   湿热   大肠   痔疮   古代   作用   经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