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补血汤(古代经典名方1051)治血小板减少症

当归补血汤出自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的《内外伤辨惑论·暑伤胃气论》(公元1247年)。为补气生血之基础方,也是体现李东垣“甘温除热”治法的代表方之一。

当归补血汤治肌热,燥热,困渴引饮,目赤面红,昼夜不息。其脉洪大而虚,重按全无。若妇女经期,或产后感冒发热头痛者,加葱白、豆豉、生姜、大枣以疏风解表;若疮疡久溃不愈,气血两虚而又余毒未尽者,可加金银花、甘草以清热解毒;若血虚气弱出血不止者,可加煅龙骨、阿胶、山茱萸以固涩止血。

当归补血汤重用黄芪,其用量五倍于当归,其义有二:一是本方证为阴血亏虚,以致阳气欲浮越散亡,恐一时滋阴补血固里不及,阳气外亡,故重用黄芪补气而专固肌表,即“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之理;二是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用黄芪大补脾肺之气,以资化源,使气旺血生。配以少量当归养血和营,则浮阳秘敛,阳生阴长,气旺血生,而虚热自退。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取其益气养血而退热。疮疡溃后,久不愈合,用本方补气养血,扶正托毒,有利于生肌收口。

当归补血汤方证为劳倦内伤,血虚气弱,阳气浮越所致。血虚气弱,阴不维阳,故肌热面赤、烦渴引饮,此种烦渴,常时烦时止,渴喜热饮;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是血虚气弱,阳气浮越之象,是血虚发热的辨证关键。治宜补气生血,使气旺血生,虚热自止。

当归补血汤应与白虎汤加以区别。白虎汤证是因于外感,热盛于内,病情属实;当归补血汤证由于内伤,为血虚气弱,病情属虚。白虎汤证大渴而喜冷饮,身大热而大汗出,脉洪大而有力;当归补血汤证时烦肌热、口渴则喜温饮,身虽热而无汗,面赤外,脉大而虚,重按无力为辨证要点。

现代临床上,当归补血汤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血小板减少症、手术后创口愈合、化疗骨髓抑制等病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当归   汤加   劳倦   余毒   洪大   血虚   补气   阳气   黄芪   内伤   产后   病情   经期   头痛   养血   古代   经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