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汤治疗腹痛腹泻(009)

黄芩汤出自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172 条,原文为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黄芩汤以黄芩、芍药清泻少阳亢盛之郁火,平抑木邪之横恣,以除致泻之源。配大枣、炙甘草扶脾助正。黄芩汤具有治利清热,平肝敛阴,和中止痛之效,《医方集解》称本方为万世治痢之祖。

黄芩汤以发热口苦,下利急迫,腹痛,肛门灼热,舌苔黄,脉弦数等为应用指征。现代临床黄芩汤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

《伤寒论》有三个清大肠热治疗泄泻、痢疾的方剂,分别葛根芩连汤、黄芩汤、白头翁汤。

葛根芩连汤,由葛根、黄芩、黄连、甘草 4 味药物组成,是治疗热性泻痢的良方,包括各种急、慢性肠炎,只要是大肠有热的,用之即效。如果拉出的大便是糊状,黏黏稠稠,粘在便盆上冲不下去,或拉出的虽为清水,但臭秽异常者,都是属于大肠有热,用葛根芩连汤治疗,1 腹泻即止;如果拉出的大便松松散散不成形状,气味腥而不臭,甚至是吃什么拉什么,俗称为直肠子,多为寒证,用桂枝人参汤、理中汤、四逆汤等治疗。

黄芩汤由黄芩、芍药、甘草、大枣组成。应用指征与葛根芩连汤一样有大便黏泻,肛门灼热,所不同是黄芩汤治热利腹痛一症比较明显,黄芩汤一边用黄芩清除胆热、大肠热,一边用芍药甘草汤缓解大肠痉挛,故大便前腹痛明显的热性泄泻用黄芩汤较好,如泄泻严重的,也可用葛根芩连汤加芍药变通。

白头翁汤由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 4 味组成。《伤寒论》原文为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下重即里急后重,表现为腹痛时急欲大便,解便时又拉不出来,肛门处下坠感、灼热感。白头翁汤治热利,表现为大便泻下不爽,脓血夹杂,腹痛下坠即里急后重比较明显。白头翁汤为治疗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的首选方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黄芩   葛根   拉出   阿米巴   伤寒论   白头翁   痢疾   芍药   方剂   大枣   黄连   肛门   甘草   大肠   大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