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医学毕业生规培三年”的质疑

普通大学四年毕业,医学院是五年毕业,第五年不上课,住在医院实习,各科室(包括内科、五官科、眼科、妇产科、儿科等)轮转。毕业后自谋职业,找到工作,固定专业,一年后考执业医师,及格后才能当住院医师,如考不及格还得考第二次、第三次。这样考上执业医师证时已是二十五、六岁了,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经过自己管病人,临床经验逐渐积累,四年后可以考试晋升主治医师,此时应该都结婚、成家立业了,妻儿团聚,孝顺父母,业务也随着时间的迁移,终会成为本专业的专家教授。

“对医学毕业生规培三年”的质疑

我对规培三年的质疑,是经过了一些调查研究的,我所询问的学生对规培大多都持反对意见,有的还有抵触的情绪。我不赞同的理由是:

一、医学院毕业时大概为二十四、五岁。到了有固定职业与收入,该谈婚论嫁的时候了,再规培三年,迫近三十岁,影响将来的婚嫁,特别是女同学,三十岁将成为剩女,影响婚嫁与生育。

“对医学毕业生规培三年”的质疑

二、规培的医院多为三甲医院,设备较好,有好的医师和教授专家,但他们忙于业务,没有时间专门培训学生,医院没有设置专门的培训机构及制定精密的培训计划。培训生主要是写病历、看手术以及做些较劳累的事务性工作。业务上得不到提高,工资待遇低,不说养家,有的还要成为向父母要钱的“啃老族”。

“对医学毕业生规培三年”的质疑

三、更重要的是“前途渺茫”,在医院地位低,受不到医护人员及病人的尊敬,成为医院的另类,致使情绪低落。培训完了并不给分配工作,还得去自寻出路,自己找医院,考执业医师证,找到工作,固定了专业,已到三十而立的年龄却立不起来,悲观抑郁,甚至有人自杀英年早逝。父母生他、养他,到头来白发人送黑发人,何等悲伤!小学六年、中学六年、大学五年、规培三年,仅读书就二十年,规培后还要自找出路。其实现今的制度还是可行的,毕业后有了工作,在上级大夫的指导亲自管病人的实践中,理论与业务都会逐渐提高。工作固定,心情舒畅不断进步,会成为好医师的,这种规培与病人接触少,实践经验少,上级医师一般工作忙自顾不暇,很少能有时间去培养他(她)们,完全浪费宝贵的青春,这种方式不受医学毕业生的欢迎。

“对医学毕业生规培三年”的质疑

我建议搞一个开卷普查,看看学生们的心愿。看看认可规培的有多少?已接受过培训的实实在在业务能提高多少?医学生挂心的是有接收单位,如果培训后给医学生们分配工作,免去他们后顾之忧,那当然会受欢迎,毕业生一定会乐于接受。“闭门造车”,不经周密调查,想当然就付诸实行是有弊端的,齐鲁培训生自杀时尚有遗言“来生,再不学医”。

“对医学毕业生规培三年”的质疑

当局的托词是,该生执业医师没考过,还有感情问题,这些都是年轻人普遍的问题,不至走上绝路!

我们上大学时不交学费,不交伙食费,困难的同学有助学金,毕业后包分配,不管天南海北都有工作,让我们能一个心思抓学习,现在孩子们负担太大了,要为他们减压。毕业后有工作,在上级大夫带领下管病人,实践出真知,逐渐成长,有家有业有工作有干劲,生活美满!

“对医学毕业生规培三年”的质疑

医学生学八年时间太长了,让他们在与病人接触的实践中,摸爬滚打成功和进步吧!“实践出真知”。

供决策者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毕业生   真知   婚嫁   医学院   大夫   上级   医师   出路   病人   分配   父母   医学   业务   时间   医院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