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情志失常病证”与安神药、安神方剂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中医之神

神,既是中医学中的概念,也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概念。在古代哲学范畴中,

(1)神是指调控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一种力量,是宇宙的主宰及规律。如《周易·系辞上》说:“阴阳不测谓之神。”《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生长收藏,终而复始。”《荀子·礼论》说:“列星随旋,明暗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

(2)而中医学的神,是有关人体生命的认识,与古代哲学的神概念,有着严格的区别。研究人体之神的概念、生成、作用及其与脏腑、精气血相互关系的理论,即是中医学的神学说。

七神 ,五脏所藏的七种神气。《难经·三十四难》:“五脏有七神,……脏者,人之神气所舍藏也。故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也。”

与神有关的概念:

养神(调神:):是把心里的各种杂念清扫出去,使身体不受到人为意识影响,让身体回归自然的这个过程,中国古人称之为养神。

望神(诊断用语)望神就是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即观察人的精神状态和机能状态。望神的内容包括得神、失神、假神,此外神气不足、神志异常等等。

安神(治神):指一种治法(治疗用语)用于阳气躁动,神志不安,心悸、失眠、惊痫、狂妄、烦躁易怒等病症。 药物治神 :分重镇安神和养心安神。


情志失常病证(情志病)

情志病包括:⑴因情志刺激而发的病证,如郁证、癫、狂等;⑵因情志刺激而诱发的病证,如胸痹、真心痛、眩晕(高血压病)等身心疾病;⑶其他原因所致但具有情志异常表现的病证,如消渴、恶性肿瘤、慢性肝胆疾病等,大都有异常的情志表现,并且其病情也随其情绪变化而有相应的变化。

安神药与安神方剂

凡以安神定志为主要功效,主治神志失常病证的药物,称为安神药。

重镇安神药:朱砂、磁石、龙骨(附药:龙齿)、琥珀。

养心安神药:酸枣仁、柏子仁、灵芝、缬草、首乌藤、合欢皮(附药:合欢花)、远志。

治疗神志不安疾患的方剂,称为安神剂

重镇安神剂:朱砂安神丸、磁朱丸。

滋养安神剂:酸枣仁汤、补心丹、甘麦大枣汤。

中医“情志失常病证”与安神药、安神方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方剂   荀子   失常   养心   中医学   朱砂   合欢   神志   重镇   神气   用语   阴阳   中医   哲学   人体   概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