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邪、清热方法、清热药与方剂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热邪

热邪是易导致阳热性病证的邪气的统称,为病因之一,又称“温邪”,与六淫中火邪没有本质区别,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极。常火热并称。

热邪为六淫之一,人体遭受热邪后可出现热像、伤阴、动风、动血并引起发热、口渴喜冷饮、大便干、小便黄、烦躁、苔黄、舌质红、脉数。热甚时可出现抽搐、痉挛一类风动或出血等症。

热邪:按性质有实热、虚热之分。

热邪与其他病因相合有:风热、燥热、湿热,暑热之名。

热邪与病位相合:肺热、胃火、肝火、心火、血热、气分热等

清热法与清热药与方剂

清热法为治法,又称清法,也可简称为清。指用药性寒凉,具有清热作用的方药治疗热邪所致病证的治法。《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治热以寒”,“温者清之”。

清热法适用于热性病和其他热证。是治疗内热证的方法。

由于病因、病位不同,治法亦异,故本法又分为7类。

1.清热泻火法

用于治疗热在气分证,即气分热证。

常用药如生石膏、知母、栀子、黄芩、淡竹叶等。常用方如白虎汤、竹叶石膏汤等。

2.清营凉血法

用于治疗热入营血证,即营血分的热证。常用药如生地、丹皮、水牛角、元参、赤芍等。常用方如清营汤、犀角地黄汤等。

3.清热解毒法

用于治疗瘟疫、温毒及热毒所致之证,如头面红肿、痈疖疔毒、吐衄发斑等。常用药如蒲公英、地丁、连翘、金银花、野菊花、黄连、板蓝根等。常用方如普济消毒饮、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等。

4.清脏腑热法

用于治疗热邪偏盛于某一脏腑之证。常用药见各类清热药。(1)心火盛宜清心泻火,方如导赤散、泻心汤;(2)肝胆热盛宜清泻肝胆,方如龙胆泻肝汤;(3)胃热盛宜清胃凉血,方如清胃散;(4)肺热盛宜清泻肺热,方如泻白散;(5)大肠热毒宜清热凉血止痢,方如白头翁汤。

5. 清热祛暑法

用于治疗夏季感受暑热之邪所致之证。常用药如西瓜翠衣、绿豆、荷叶、扁豆花、香薷等。暑热伤肺之轻证,方如清络饮;暑湿证,方如六一散;暑热伤气耗津证,方如王氏清暑益气汤。

6.清虚热法

用于治疗温病后期或肝肾阴血亏损所致的长期低热或骨蒸潮热之证。常用药如青蒿、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秦艽、白薇、生地、鳖甲等。常用方如青蒿鳖甲汤、秦艽鳖甲散、当归六黄汤等。

7. 清热燥湿法:是针对体内湿热蕴结所导致疾病的一种方法。常见中药:龙胆、黄芩、黄连、黄柏、苦参、秦皮。常见方剂:龙胆泻肝汤、茵陈蒿汤、

热邪、清热方法、清热药与方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方剂   秦艽   鳖甲   黄汤   暑热   青蒿   黄芩   龙胆   生地   心火   脏腑   黄连   湿热   病因   常用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