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解酒毒的辛凉解表药——葛根以及6首经方介绍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葛根《神农本草经》

为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干燥根。野葛主产于湖南、河南、广东、浙江、四川等省;甘葛藤(习称“粉葛”)多为栽培,主产于广西、广东等省,四川、云南地区亦产。【性能】 甘、辛,凉。归脾、胃经。【功效】 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应用】1.表证发热,项背强痛。2.麻疹不透。3.热病口渴,消渴证。4.热泄热痢,脾虚泄泻。此外,葛根能直接扩张血管,使外周阻力下降,而有明显降压作用,能较好缓解高血压病人的“项紧”症状,故临床常用治高血压病颈项强痛,如北京同仁堂生产的愈风宁心片即由葛根一味药组成。

【用法用量】 煎服,9~15g。解肌退热、透疹、生津宜生用,升阳止泻宜煨用。

葛根的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黄酮类物质如大豆苷、大豆苷元、葛根素等,还有大豆素-4,7-二葡萄糖苷、葛根素-7-木糖苷,葛根醇、葛根藤素及异黄酮苷和淀粉。

2 葛根的药理作用

2. 1降血糖、降血脂。

2. 2 改善心脑血管(功能)疾病:葛根煎剂、醇浸剂、总黄酮、大豆苷、葛根素均能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葛根总黄酮能扩张冠脉血管和脑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和脑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氧供应。葛根能直接扩张血管,使外周阻力下降,而有明显降压作用,能较好缓解高血压病人的“项紧”症状。葛根素能改善微循环,提高局部微血流量,抑制血小板凝集。

2. 3 骨质疏松预防和治疗 。

2. 4 神经保护作用

2. 5 解酒和保肝作用

2.6缓解腹泻:葛根具有止泻的功效,药物中葛根素等成分能够降低肠黏膜的损害程度,缓解炎性症状,进而达到止泻效果。

2.7 增强免疫力

机体蛋白通常会受脂多糖影响,在 mRNA 水平基础上,增强其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而葛根素会抑制这种表达,进而达到增强免疫力的功效。

2. 8其他方面的作用:抗肿瘤作用、可减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解痉、解热作用

3.临床研究:

3.1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所致的心率失常:据报道,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加用葛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所致的心率失常,与不用葛根的病例相比,前者可明显缩短用药时间,并且效果显著,主要体现在具有抗心率失常的作用,特别是对缓慢性心率失常者有提高心率的作用(中医杂志,1999,40(4):198)。

3.2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脑梗死患者在使用葛根素后可使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沉等显著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强、聚集性降低,增快血液流速,增加红细胞携氧能力,有助于改善脑组织缺氧,扩张脑血管及外周血管,可适用于脑梗死的各期患者(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1998,17(2):120)。

3.3治疗神经性耳聋耳鸣:葛根黄酮有扩张脑及内耳血管的作用,改善内耳循环,促进耳聋的治愈。用葛根黄酮片治疗神经性耳聋耳鸣68例,总有效率为88.2%,治疗耳病性眩晕82例,总有效率为89%(中医杂志,1999,40(3):133)。

3.4急性乙醇中毒:葛根素注射液可加速乙醇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治疗急性乙醇中毒82例,结果表明葛根素注射液可显著缩短苏醒时间和苏醒后头痛消失时间(实用中医药杂志,2000,16(12):34)。

3.5此外,葛根还可用治血管神经性头痛、颈椎病、肩周炎、痛风性关节炎、急性风湿热、中暑、抽动-秽语综合征、痛经、变态反应性疾病、迟发性运动障碍、β受体功能亢进症、内痔、慢性鼻窦炎等病。


葛根与6首经方

1. 桂枝加葛根汤:

葛根12克 麻黄9克(去节)芍药6克 生姜9克(切)甘草6克(炙)大枣12枚(擘)桂枝6克(去皮)。功能主治解肌发表,生津和营。治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用法用量上七味,以水1升,先煮麻黄、葛根,减200毫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300毫升,去滓,温服100毫升。覆取微似汗。调养如桂枝汤法。

2. 葛根汤:

葛根12克 麻黄9克(去节)桂枝6克(去皮)生姜9克(切)甘草6克(炙)芍药6克 大枣12枚(擘)。功能主治发汗解毒,生津舒筋。治外感风寒表实,恶寒发热,头痛,项背强几几,身痛无汗,腹微痛,或下利,或干呕,或微喘,舌淡苔白,脉浮紧者。现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痢疾以及关节痛等病证见上述症状者。用法用量上七味,以水1升,先煮麻黄、葛根,减至800毫升,去上沫,纳诸药,再煮取300毫升,去滓,每次温服150毫升,覆取微似汗。

3. 竹叶汤

竹叶20克 葛根9克 防风 桔梗 桂枝 人参 甘草各3克 附子6克 大枣5枚 生姜15克。功能主治温阳益气,疏风解表。治产后中风,发热面赤,喘而头痛。用法用量上十味,以水1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温服。温覆使汗出。

4. 葛根黄芩黄连汤方

葛根15克 甘草6克(炙)黄芩9克 黄连9克。功能主治表里两解,清热止痢。治外感表证未解,热邪入里,身热,下利臭秽,肛门有灼热感,心下痞,胸脘烦热,喘而汗出,口干而渴,苔黄,脉数。用法用量上药四味,以水800毫升,先煮葛根,减至600毫升,纳入诸药,煮取2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5. 葛根加半夏汤

葛根12克 麻黄9克(去节)甘草6克(炙)芍药6克 桂枝6克(去皮)生姜6克(切)半夏9克(洗)大枣12枚(擘)。功能主治发汗解表,舒筋止呕。治外感风寒,头痛,项背强直拘急,无汗,口不渴,呕逆,苔白,脉浮者。用法用量上八味,以水1升,先煮葛根、麻黄,减至800毫升,去白沫,纳诸药,煮取300毫升,去滓,温服100毫升,覆取微似汗。

6. 奔豚汤

甘草 芎藭 当归各6克 半夏12克 黄芩6克 生葛15克 芍药6克 生姜12克 甘李根白皮12克。功能主治:主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用法用量上药九味,以水1.2升,煮取400毫升。温服100毫升,日三服,夜一服。


主解酒毒的辛凉解表药——葛根以及6首经方介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葛根   项背   外感   麻黄   桂枝   芍药   心率   大枣   甘草   生姜   用量   血管   头痛   功能主治   作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