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肠痈腹痛的首选药物——败酱草介绍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为败酱科植物黄花败酱、白花败酱的干燥全草。【性能】辛、苦,微寒。归胃、大肠、肝经。【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应用】1.治肠痈、肺痈:(1)用治肠痈初起,腹痛便秘、未化脓者,常与金银花、蒲公英、牡丹皮、桃仁等同用;(2)若治肠痈脓已成者,常与薏苡仁、附子同用,如薏苡附子败酱散(《金匮要略》)。(3)本品还可用治肺痈咳吐脓血者,常与鱼腥草、芦根、桔梗等同用。若治痈肿疮毒,无论已溃未溃皆可用之,常与金银花、连翘等药配伍,并可以鲜品捣烂外敷,均效。2.产后瘀阻腹痛。(1)《卫生易简方》单用本品煎服,(2)或与五灵脂、香附、当归等药配伍, 此外,本品亦可用治肝热目赤肿痛及赤白痢疾。

【用法用量】煎服,6~15g。外用适量。【使用注意】脾胃虚弱,食少泄泻者忌服。

败酱草之现代研

1.化学成分:黄花败酱根和根茎含齐墩果酸,常春藤皂苷元,黄花龙芽苷、胡萝卜苷及多种皂苷;含挥发油,其中以败酱烯和异败酱烯含量最高;亦含生物碱、鞣质等。白花败酱含有挥发油,干燥果枝含黑芥子苷等;根和根茎中含莫罗念冬苷、番木鳖苷、白花败酱苷等。

2.临床研究

2.1流行性腮腺炎: 用败酱草 10g,仙人掌30g,芒硝 5g,土大黄10g,冰片10g,青黛 10g。 水煎液湿敷获得满意疗效。

2.2 鼻窦炎: 处方组成:败酱草 60g,辛夷、白芷、黄芩各 10 g,穿山甲 6 g,桑白皮 15g,苍耳子12 g,甘草 3g。 每日 3剂,水煎分 2 次服。

2.3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处方:败酱草 20g,连翘12g,薄荷12g,金银花 12g,山豆根 12g,桔梗10g,石膏3 g,射干12g,板蓝根15g。 每日1剂,水煎分2 次服。

2.4 胃病 胃食管反流: 处方:败酱草40g,蒲公英 20 g,刀豆 12 g,半夏 12 g,枳实 15g。 水煎服,每日 1 剂。

2.5 胰腺脓肿:用败酱草配以柴胡、赤芍、枳壳、桃仁、酒大黄、薏苡仁、白芷为基本方。 胆结石加郁金;高热加石膏;糖尿病配天花粉;伴休克者合生脉饮。 疗效满意。

2.6 放射性直肠炎: 用败酱草30 g,金银花20g,苦参15g,槐花15g,三七 15g,生地黄15 g,黄芪30 g,仙鹤草30 g,白术、蒲黄各10 g,水煎液保留灌肠,取得较好疗效。

2.7 溃疡性结肠炎: 用败酱草30—60 g,黄芪15g,党参15 g,白术10g,茯苓20g,黄连5g,丹参20 g,薏苡仁30 g,吴茱萸5g,木香6 g,甘草6 g。日1 剂,水煎服。

2.8 前列腺增生症:,用败酱草 30 g,熟地黄 15g,车前子12 g,怀山药12 g,山萸肉12 g,川牛膝12 g,白术12 g,茯苓12 g,泽泻12 g,牡丹皮10 g,肉桂 5g,附子5 g,水煎服,每日 1 剂,疗效满意。

2. 9 精液不液化:用败酱草清热解毒,行瘀散结,使精液液化,收效良好。

2.10 妇科病:(1)附件炎性包块: 处方:败酱草20 g,丹参20g,赤芍15 g,桃仁15g,三棱15 g,莪术 15 g,香附 15 g,王不留 12g,炮山甲12 g,牡丹皮12 g,蒲公英10 g,甘草10 g,水煎服。

(2)用中药治疗宫内节育器引起的月经过多疗效良好。 处方:败酱草10g,白术10g,茜草10g,五灵脂10g,蒲黄 10g,党参10g,续断10g,益母草12 g 水煎服,日 1 剂。

(3)治疗输卵管阻塞导致的不孕:用败酱草20 g,泽泻20g,丹参15g,大青叶 15g,白花蛇舌草 15g,马齿苋15 g,半枝莲15 g,延胡索 15 g,土茯苓10 g。浓煎液灌肠效果良好。

2.11 静脉炎

治疗下肢血栓性静脉炎和表浅性静脉炎应用:败酱草50g,威灵仙50g,苏木50g,红花50g,透骨草 50g,川椒50g。 水煎液薰洗,效果良好。

2.12 皮肤病 :治疗皮肤扁平疣、皮肤瘙痒、带状疱疹等方面应用广泛。 治疗扁平疣取败酱草30g,木贼 30g, 香附30 g, 加水浓煎, 外擦患处疗效好。

2.13 膝关节疾患: 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用方:败酱草 25 g,黄芪 20g,丹参 20g,皂角刺 12 g,茯苓12 g,白花蛇舌草12 g,泽兰12g,白芷12g,甘草10g。 每剂药入水约 400 ml;每剂药煎 3次,混匀分早、中、晚空腹温服。 获得较好疗效。

3.药理研究

3.1 抑菌、抗病毒、抗炎作用

败酱草能增强网状细胞和白细胞的吞噬能力,促进抗体形成,提高血清溶菌酶的水平,从而达到抗菌消炎的目的。

3.2 镇静作用:研究者认为其镇静作用可能是由于黄花败酱挥发油中的有效成分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造成的。

3.3 保肝利胆作用:败酱草有促进肝细胞再生、防止肝细胞变性、抗肝炎病毒等利肝作用,

3.4 对胃肠道的作用:败酱草对胃肠道疾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3.5抗肿瘤:,很早便已被学者推测出具有抗肿瘤作用。

3.6抗氧化:,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3.7 其他作用:败酱草的药理作用广泛,除上述外,还具有镇痛、降血脂、耐缺氧和抗疲劳等作用。

治疗肠痈腹痛的首选药物——败酱草介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败酱草   黄花   牡丹皮   挥发油   附子   白术   桃仁   白芷   丹参   茯苓   黄芪   甘草   处方   疗效   药物   首选   作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