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说:晨不吐口水、晚不流汗水,这样的说法对吗?

关于这类养生的俗语,在我前面的内容里还发过很多,感兴趣的伙伴,可以在历史内容里翻阅查看。当然,挖掘和解读这些养生谚语,并不是空口白话,张口就来,这些道理都是有典籍出处的。希望我的解读,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

古人常说:晨不吐口水、晚不流汗水,这样的说法对吗?


第一句:晨不吐口水

在前面的内容经常有提到,我们在夜半子时的时候,肾中阳气始升。等到了清晨的时候,我们体内的肾气已经升达饱满了,这个时候,就应该是神清气爽的。我们的肾中,在液为唾。而这个“唾”,指的就是我们的唾液。在早晨的时候,肾气充达旺盛,口中的唾液就会满含肾气,其质地较为稀薄,则此时就有利于滋阴益肾。如果直接将其咽下,对于滋补我们的肾气是大有益处的。所以才说“晨不吐口水”。

古人常说:晨不吐口水、晚不流汗水,这样的说法对吗?

其实,这个唾液,古人也是十分看重的。这其中有一个“九咽丹成”的说法。其中提到“一咽,二咽,云蒸雨至;三咽,四咽,内景充实;七咽,九咽,心火下降,肾水上升,水火既济,则内丹成”。

古人常说:晨不吐口水、晚不流汗水,这样的说法对吗?

以上的这些记载可不是古人的“故弄玄虚”。据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唾液中尽管多部分都为水分,但这其中也有多种微量元素和蛋白质。唾液有助消化的作用及消炎的作用等。其所含的“腮腺激素”成分,对人体也有较大的好处。所以说,“晨不吐口水”是有一定道理可言的。


第二句:晚不流汗水

因为到了晚上,我们的卫气会内藏,肾阳会深伏。此时我们就应该全身放松,好好地休养生息,以求顺应着这样的生理变化。而津液也是气的载体之一,若是大半夜的出大汗、劳累疲倦,这样就会令我们体内的气,随着津液而外泄出来。这是不利于我们的卫气以及肾阳的潜藏。

古人常说:晨不吐口水、晚不流汗水,这样的说法对吗?

如果卫气和肾阳无法潜藏,等到了第二天,就容易升发不及,长此以往,这就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状态。再加上夜上气温较低。如果此时大流汗,就会“鬼门”洞开,那么风寒湿邪就很容易侵袭我们的身体,致使我们生病。所以说,“晚不流汗水”是有据可循的。

古人常说:晨不吐口水、晚不流汗水,这样的说法对吗?

当然,随着我们生活条件以及生活方式的巨变,晚上不流汗这个说法,不见得百分百准确。但无论如何,入夜十点钟以后,正是放松休息,“闭鬼门、藏卫气”的时候,若是再去出大汗,就会伤及我们的伤身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子时   古人   腮腺   说法   大有益处   津液   内景   唾液   大汗   体内   道理   晚上   身体   作用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