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虚手麻,肾虚手抖!快速读懂肢体语言,还需了解一点中医理论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个较为常见现象,那就是双手麻木、震颤。其实引起双手麻木、震颤的因素有很多。那么,接下来要分析的是,已排除帕金森等器质性病变后的麻木、震颤。

肝虚手麻,肾虚手抖!快速读懂肢体语言,还需了解一点中医理论

而这双手颤抖、麻木,在中医学里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其中,由肝肾阴虚所引起的手抖、麻木最为多见。


因为,肢体的震颤、麻木这件事,在中医里历来归责于风邪 。在古人看来,肢体的震颤、抖动,是有风邪在作乱。

肝虚手麻,肾虚手抖!快速读懂肢体语言,还需了解一点中医理论

在《素问·至真要大论》里有记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这里的“掉”,指的就是震颤。我们肝为风木之脏。因此,和风邪就有密切的关系。这也是“肝风”一词的由来。而在《证治准绳》则将震颤归属为“风门”内。总的来说,风邪和震颤之间,是有着必然的联系的。

肝虚手麻,肾虚手抖!快速读懂肢体语言,还需了解一点中医理论

“风”在体内是如何刮起来的?

其实,刮起体内的这“风”,有着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肝肾阴虚。而道理也不难理解,肝肾阴虚就意味着我们的体内缺少必要的水分。这就像自然界里的绿洲缺了水,最终会变成寸草不生的荒漠。因此,缺少树木的遮挡,势必会狂风骤起。同样的,我们体内缺少水分,一样会狂风骤起,风邪内生,因此,我们就会肢体麻木、震颤。

肝虚手麻,肾虚手抖!快速读懂肢体语言,还需了解一点中医理论

中医常讲,肝主升、主动。肝肾阴虚,就会水不涵木。因此,升动之性就会萌发,导致风阳上扰、紧脉失养。而这一过程,我们也可以将其理解为阴不潜阳、阳动生风。

肝虚手麻,肾虚手抖!快速读懂肢体语言,还需了解一点中医理论

遇到这一问题要如何应对?

上面我们分析了其病因病机。肢体震颤、麻木多是由肝肾阴虚引起的。那么在应对时,可分三步走。

肝虚手麻,肾虚手抖!快速读懂肢体语言,还需了解一点中医理论

第一步:首先要做的就是滋补肝肾之阴。比如说熟地,添精补髓、滋阴养血。山茱萸补益肝肾,涩精固脱。总体来说,第一步主要是滋补肝肾阴血,在兼具补肺、脾、胃三脏,当然这样做的目的就在于改变患者阴虚这一内环境。

肝虚手麻,肾虚手抖!快速读懂肢体语言,还需了解一点中医理论


第二步:为了防止滋阴过盛,以防滋腻。因此还需用到泽泻、茯苓等来利水,从而达到补而不滞效果。


第三步:就是补阳。中医常说,“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因此,可以用补骨脂和胡桃肉来滋补肾阳。

肝虚手麻,肾虚手抖!快速读懂肢体语言,还需了解一点中医理论

这样的思路适合哪些患者?

如上文所述,是肝肾阴血不足而导致的肢体震颤、麻木。尤其是日常双手平举时症状更加明显的患者。同时还伴有肝肾不足的其他表现,如、头晕、视物模糊等。一般舌象为,舌红少苔或无苔。

肝虚手麻,肾虚手抖!快速读懂肢体语言,还需了解一点中医理论

当然,需要强调的是,这个学习思路,主要是针对肝肾阴虚所导致的肢体麻木、震颤。然而,大家还需明白的是,引起肢体麻木、震颤的这一现象不仅仅只是肝肾阴虚。还有诸如肝阳上亢,以及痰热内扰和气血两虚等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肢体   胡桃肉   补骨脂   泽泻   山茱萸   滋阴   狂风   水分   体内   患者   麻木   思路   双手   中医   因素   快速   语言   中医理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