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是什么?读完恍然大悟

有人说,欲是人的本性。

也有人说,欲是生命之源。

还有人说,欲是人之根本。

那么,“欲”真的是如此吗?

当然不是,至少以上的说法,并不全面。

为什么如此说呢?

因为“欲”说到底,不过是本性的一个点,而不是本性的全部。

“欲”是什么?读完恍然大悟

言外之意,欲只是本性呈现的一种方式,而不是本性之本身。

因此,把“欲”当成本性,或者生命之源以及人之根本,本质上都是以点概面,有失偏颇。

我们以常见的几种“欲”来举例说明,如饿的时候,人就会去找食物吃,人困了之后就去睡等这些行为,说到底,只是人的生存本能,而不是人之欲念,当然,这些行为并不需要起心动念——饿了吃,困了睡,只是本能,而本能,当然不是一种欲了。

“欲”是什么?读完恍然大悟

但是,如果你想睡五星级酒店,或者睡在美人怀中,又睡名贵床榻之上,那就是起心动念,演变成真正的“欲”了,进一步地说,你是欲壑难填,还是清心寡欲,那就看,你对于“度”的掌握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欲绝不能和本性或者本能画上等号——本能若是带有起心动念,演变成过度,那就是欲,否则,需求只是为了满足生命最根本的运转,那就是本能而不是欲了。

从另外方面讲,历代以来的圣人,之所以教人视“欲”为火坑,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欲”容易演变成过度——超出本能的需求,那就会违背了本性,甚至遮蔽“本性”原有的清净。

“欲”是什么?读完恍然大悟

甚至可以说,所谓“天人合一”,强调的就是遵循最初之本性,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只以本能之形式呈现,而不是以“欲”的方式出现。

正是有鉴于于此,古之圣人往往都倡导人们节欲——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根本就无法掌握“本能与欲”的尺度,所以,只好退而求其次——从节欲的角度去往本能之方向回归。

“欲”是什么?读完恍然大悟

当一个人能够把“欲”重新转变为“本能”时,那么,他就可以回归圣人的本来面目,而这正是自古以来修身的根本方法——至于天人合一或“知行合一”之后,您的行为是否合乎于道,即是明心见性后您的道行到底有多高,那已经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但是,无论如何,“欲”都不是本能,而是由于“本能”泛滥之后的产物。

“欲”是什么?读完恍然大悟

当然,如上所说的这些内容,其实正是“欲”之本义。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问过蓝天

问过蓝天专注国学、每天都有内容更新,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欢迎收藏,欢迎赞赏,欢迎转发。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论语》《庄子》《坛经》《道德经》《人生哲思录》《柏拉图如是说》《史记》《王阳明全集》《华严经》《大学》《礼记》《天道》《孙子兵法》《王弼集校释》《周易》《探索奇迹》《人及其象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华严经   道德经   孙子兵法   周易   史记   王弼   柏拉图   欲壑难填   论语   天人   说到底   圣人   恍然大悟   本性   本能   心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