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褐斑的中医治疗及病例分析

一、关于黄褐斑

(一)何为黄褐斑?

黄褐斑也称为肝斑或蝴蝶斑,是面部黑变病的一种症状,是发生在颜面的色素沉着斑。

(二)黄褐斑有哪些特点?

1.发于面部的颧骨、额及口周围,多对称呈蝴蝶状,故又名“蝴蝶斑”。

2.初色如尘垢,日久加深,变为浅灰褐色或深褐色,枯暗不泽。

3.大小不定,斑点边缘清晰,表面光滑,无炎症反应,无痛痒。

4.经常使用口服避孕药及妊娠女性,面部会出现“妊娠斑”,也属于黄褐斑的一种。

5.女性有黄褐斑者多伴有月经紊乱、经前乳胀,或慢性病证。

6.男性黄褐斑患者多伴有阳痿、早泄、胃肠功能紊乱等。

7.经常日晒形成的日晒斑也是黄褐斑的一种。

(三)黄褐斑是如何形成的?

本病是由于组织细胞间的微循环受阻,细胞溶解死亡,黑色素增多形成色斑沉着所造成的,脸部的表皮层最薄,毛细血管最丰富,也最易形成色素沉着,色素沉着部位主要在表皮基底层,黑色素颗粒明显增多,较为严重者真皮层的噬黑素细胞内也有较多黑色素,与正常相比,色素细胞的数目、黑色素形成以及黑色素颗粒的活性都有不同的增长。

1.人体内阴阳失衡

一因肝气郁结,致使血瘀颜面;二因脾胃虚弱,气血不能润泽颜面,湿热上升至颜面形成斑点;三因肾阳不足,阳气弥散,血瘀颜面形成黄褐斑。

2.妇女妊娠期

妊娠性黄褐斑(chloasma gravidarum)开始于妊娠3~5个月,分娩以后色素斑渐渐消失。面部色素沉着可能是由于雌激素与黄体酮联合作用,刺激黑色素细胞,而孕激素促使黑素体转运和扩散,增加了黑色素的生成,促使色素沉着。

3.药物因素

长期口服避孕药的女性9%~20%会发黄褐斑,有人甚至在口服避孕药1个月后便出现面部斑点。此外服用高血压、糖尿病的药物和多食感光性较强的食物,如芹菜、香菜、胡萝卜等也容易引起黄褐斑。

4.其他因素

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肝炎、结核病等会导致酪氢酸酶活性增强,黑色素产生增加,而机体自身排除黑色素的能力却随之减弱,黑色素一旦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久而久之也会在面部产生黄褐斑;另外化妆品使用不当也会加重、加快黄褐斑的形成。

二、黄褐斑的中医病机——气血失和,瘀滞颜面

黄褐斑的主要病机为气血失和,瘀滞颜面。多数患者由于工作或生活压力大、心情抑郁或焦虑紧张,导致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或肝郁化火,灼伤阴血,皆可致颜面肌肤失养,色素沉着,积为暗斑。此外有的病人还兼有以下几个方面病变:精血不足,不能上荣于面,可表现为面部暗滞,无光泽;脾虚生湿,湿热蕴结,上蒸于面,此类患者除了有黄褐斑外,还表现为面部油腻;本病与冲任有关,冲任起自胞宫,最终上行至面部,反复的流产损伤冲任,导致气血不能上荣于面,也可引发本病,此类患者还伴有月经不调,月经量少、有血块。

总之,可以导致黄褐斑的原因很多,但气血失和,瘀滞颜面是其主要病机,因此治疗以疏肝解郁、活血化瘀为主要治法。

三、中医处方——玫瑰祛斑汤

(一)处方分析

【药物组成】玫瑰花,柴胡,枳壳,桔梗,川牛膝,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干地黄,川芎,香白芷,菟丝子,泽兰叶。

注:药方用量需在医师指导下确定,切勿自行确定。

【功效主治】疏肝解郁,活血化瘀,兼养血祛湿。主治气滞血瘀所致的面部黄褐斑。

【组方思路】本方由血府逐瘀汤加玫瑰花、白芷、菟丝子、泽兰而成。气滞血瘀为黄褐斑的主要病机,血府逐瘀汤由四逆散、桃红四物汤,加桔梗、川牛膝而成,该方既能舒达肝气,又能活血养血,调畅气血。玫瑰花能疏肝解郁、活血化瘀,为祛斑的要药。白芷为治疗头面部疾病的要药,有美白的功效,菟丝子除具有补肝肾,益精髓,明目功效外,尚有宣通百脉、柔润肌肤消斑之功用。如《本经》云:“菟丝子气味辛平无毒,主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人,汁去面黑干。”泽兰可以活血利水,全方共奏行气活血、养血祛瘀之功。

(二)加减变化

1.兼有乳腺增生的,如果病人经济条件好,可以加穿山甲(分冲),王不留行,生麦芽,通草。

2.兼有失眠多梦者,加珍珠粉(冲服)。

3.血虚者,加熟地,阿胶珠。

4.心烦急躁易怒者,加夏枯草,百合。

注:药方用量需在医师指导下确定,切勿自行确定。

四、病例分析

例1 黄褐斑(气滞血瘀)案

冯某,女,41岁。2017年11月10日初诊。

主诉:黄褐斑8年。

现病史:患者乳腺增生引发黄褐斑,两眼角周围太阳穴处明显。失眠多梦,便秘,遇冷热刺激面部发红。17岁初潮,经期5~6天,月经周期为25~28天,规律,痛经,夹血块,量正常色深。子宫肌瘤2年。舌质暗,苔薄黄,脉弦。

诊断:黄褐斑。

治法:疏肝解郁,化瘀消斑。

处方:柴胡12g,枳壳10g,桔梗10g,川牛膝10g,桃仁10g,红花6g,当归10g,赤芍10g,干地黄15g,川芎10g,香白芷15g,菟丝子30g,泽兰叶15g。30剂,水煎服。

2010年12月8日二诊:面部黄褐斑减少1/2。多梦减轻,大便通畅。舌质暗,苔薄黄,脉弦。

处方:上方加沙苑子30g,昆布30g,玫瑰花10g,珍珠粉(冲)0.3g,去泽兰叶。30剂,水煎服。

2018年1月3日三诊:病人服用后,面上斑块减少3/4,颜色转淡,面色有光泽,大便通畅,睡眠转实,精力充沛。舌质暗,苔薄黄,脉弦。

处方:柴胡12g,枳壳10g,桔梗10g,川牛膝10g,桃仁10g,红花6g,当归10g,赤芍10g,干地黄15g,川芎10g,香白芷15g,菟丝子30g,泽兰叶15g,玫瑰花10g。30剂,水煎服。

分析:本案患者由乳腺增生引发黄褐斑,加之多梦、月经有血块等症状,辨为气滞血瘀型。因此用血府逐瘀汤理气活血化瘀,加上菟丝子、泽兰、白芷补肾、活血利水,增强祛斑之效。以此方调治2个月后病人暗斑明显减少,睡眠、大便也相应改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黄褐斑   枳壳   菟丝子   泽兰   牛膝   白芷   活血化瘀   桔梗   黑色素   颜面   气血   色素   病例   处方   面部   患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