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之吸睛大法:讲故事

朋友们,大家好,这一篇我们一起共读《一个广告人的自白》第8章到第9章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涉及电视、食品、旅游、药品等很多具体对象的广告技巧,我们来看看其中非常有效的一招:讲故事。

广告之吸睛大法:讲故事


问你一个问题,中国的四大名著,你觉得是看电视剧的人多还是看原著的人多?我就觉得看电视的人多,因为谁都能看,不认字的也能看。内行可以看门道,外行还可以看热闹。托电视的福,三岁小儿对孙悟空、八戒的故事都已经烂熟于心。所以说,画面,对我们接收信息是相当重要的。

用画面激起读者的好奇心,是传递信息的第一步。当我们看一则广告,第一眼看到的一定是画面而不是文字。我们看到照片,就会自然地想:这是什么意思,它在说什么。然后才会去读文字,去找到答案。奥格威做了一个很出色的广告,他以一个戴了眼罩的男士穿起哈撒威衬衫,表示衣服与众不同,有独特个性。

盖洛普博士的调查说,如果你用嘴讲的东西没有画面配合,那么,你讲些什么观众很快就忘掉了。奥格威的结论是:如果不用画面来表达,单用声音讲毫无意义。画面就好比一篇文章的标题,要让读者打开你的文章,必定要打造一个好标题。奥格威说自己每次为一则广告写的标题都不下16个。

有一个老师教我们,如果你实在没有好的开头,不妨用一幅图片。特别是美女、萌娃或是动物的图片。有人调查过,大部分人对这些形象更有兴趣。好的画面就如猎人精心挖掘的陷阱,只是它不害人,它让我们心甘情愿地入坑,想绕道都不行。

有这样一幅宣传旅游地的广告照片:一位伟人的大提琴靠在一间空屋子里的一把椅子上。“屋子为什么空着?弹琴的人呢?”读者从文字中找到了答案,然后他们就买票跟随伟人去参加艺术节了。

好的画面都在讲故事。为什么我们小时候学习,没人跟我们讲高深莫测的真理哲学,而是让我们读《伊索寓言》、《格林童话》。一篇《白雪公主》足以让我们懂得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假、什么是善良什么是邪恶、什么是美丽什么是丑陋。一个好故事,胜过一万句说教。

讲一个好故事,照片比绘画更给力,比绘画更贴近生活,更容易获得他人的信任。比如,有人朋友圈卖水果,就不是傻傻地每天说我的水果多么大多么甜,而是用照片给你讲一颗树如何从无到有、浇水施肥、从小到大、阳光雨露、开花结果的连载故事,你觉得这个故事怎么样?

大部分文案撰稿人把心思都花在文字上,而很少考虑广告的插图。然而,插图占据的版面更大。所以,在促销商品上,画面与文字都要同样认真对待。只要你能不怕麻烦为你的广告找精彩的照片,以独特抓住读者眼球,用故事直击读者内心,你也将开启你的传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盖洛普   伊索   旅游地   大法   插图   伟人   独特   画面   水果   读者   答案   文字   标题   照片   故事   广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