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患者在脑起搏器手术后,为什么还要坚持吃药治疗?

医生,为什么做了帕金森病脑起搏器手术之后还要吃药呢?那做手术不是白做了吗?我的帕金森病四五年了,几个月之前开始,吃药越来越没效果,我在医院看了说是过了帕金森病药物的蜜月期,建议我做脑起搏器手术,后续再坚持吃药,可以比较全面地改善帕金森病症状。我不是很理解,做完手术后,为什么还要坚持吃药治疗?那手术有什么意义呢?


帕金森病患者在脑起搏器手术后,为什么还要坚持吃药治疗?

为什么建议帕金森病人在手术后继续服药?

回答这个问题要从帕金森病的起因说起。帕金森病的出现是由于患者中脑部位黑质细胞的退变减少,导致调节运动平衡的一种多巴胺神经递质的产生量减少,运动平衡系统遭到破坏,从而出现一系列的运动功能障碍,且缓慢进展加重,使患者生活不能自理,质量下降。也就是说,帕金森患者体内缺乏一种叫做多巴胺的物质。当帕金森患者做完脑起搏器手术之后,实际上他的体内仍然是缺乏多巴胺,只是不需要应用那么多了,所以,帕金森患者在手术之后,仍然需要坚持服用药物,但是药物的剂量可以相应的减少。

而脑起搏器手术是目前应用得很好的帕金森手术,它可全面改善帕金森病中晚期的症状,如震颤、僵硬、迟缓等,还能有效缓解药物带来的副作用,如开关现象、异动症等,而且创伤小,可改善双侧症状,可逆可调节,长期有效控制帕金森症状。

帕金森病患者在脑起搏器手术后,为什么还要坚持吃药治疗?

在帕金森病手术之后坚持服用药物,也能起到不小的作用:

1、加强手术效果,对中、晚期药物疗效减退明显的帕金森患者,如果不手术而单纯服药,几乎起不到任何疗效,药物反应性很差;手术后在改善部分症状的同时,可明显提高药物的疗效,增强药物的反应性,因此,帕金森病手术后仍应继续服药。

2、延缓疾病进展,适当服药,与手术治疗相配合,可能延缓帕金森病本身的疾病进程。但通过手术后患者服药的剂量可酌情减量,一般可降低到先前剂量的1/3~1/2。

帕金森病脑起搏器术后药物该如何调整?

首先要提醒的是,帕金森病患者做完手术后的药物调整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对于手术后运动症状改善明显,并且没有出现呼吸困难的帕金森患者,脑起搏器手术后,药物可以减到50%---60%,但是如果出现了呼吸困难等症状的帕金森患者,如果急于减药就会使非运动症状加重,造成整体状态的改变,进一步也会影响脑起搏器的效果。所以手术后需要按原来的剂量先服用3个月后再调整药物。

针对于有异动现象的帕金森患者,脑起搏器开机前患者未服用药物先调试好症状,测试效果。之后帕金森患者满意后再服用上药物,药物服用后,若患者异动现象还有就需要减量,有的患者就需要停用美多巴,或者改用其他药物。

帕金森病患者在脑起搏器手术后,为什么还要坚持吃药治疗?

总之,帕金森病做手术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停药,而是有效的缓解帕金森病症状和改善药物的副作用,并使这样的良好状态长期稳定的维持多年。可以说“一手脑起搏器,一手药物”,能使帕金森病人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帕金森# #关注帕金森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帕金森   起搏器   中脑   多巴胺   剂量   术后   晚期   副作用   疗效   症状   药物   患者   手术   现象   效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