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树叶的中国故事

[新刊出炉,敬请阅读]

一片树叶的中国故事

70年时间,不长,也不短。

对于漫长的历史长河而言,70年几乎只是短短一瞬间,但对新中国来说70年又足够的漫长。因为在这70年里,历经苦难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堪称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让我们的祖国从积贫积弱再次走向繁荣富强!

民富国强,足以兴百业。云南的茶产业,特别是普洱茶产业,与共和国一起走过了壮丽的70年,并取得了喜人的成就。

一片树叶的中国故事


饮茶风尚的流行以及茶文化的传播,更与人们物质、精神文明的提升息息相关。有着3000多年饮茶历史的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种植国和最大的产茶国。在世界茶树发源地云南,过去的70年里茶产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2018年全省茶叶种植面积达630万亩,采摘面积600万亩,总产量39.8万吨,产业综合产值达843亿元。离2017年底提出的至2022年实现“千亿云茶”产业目标仅一步之遥。
“吃叶子,穿叶子,没了叶子没裤子”,这是一句流传在普洱一带茶区的民谣。对云南许多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而言,茶叶是“衣食万姓”的产业,在经济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地处边疆的普洱、西双版纳、临沧、德宏、保山、文山、红河一带是云南的主要茶产区,生活在这个区域的布朗族、拉祜族、佤族、基诺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大多过着与茶息息相关的生活。
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段里,云南茶区的老百姓们守着老祖宗留下来的一片片枝繁叶茂的茶园,却依旧过着衣食不饱生活。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云南茶产业的发展,以及党和政府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茶区百姓的生活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片树叶的中国故事

航拍老班章
过去10年间,作为茶界专业媒体《普洱》杂志的编辑、记者,我们每年都要无数次地深入茶山进行采访。如果没有这样的经历和体验,我永远难以想象茶山有多偏远,去茶山的路有多崎岖艰险,这些年茶农的生活又发生着怎样的变化。幸运的是,在这对整个普洱茶产业、整个云茶产业、云南所有茶农而言最为美好的10年,我能参与其中,见证并记录下来,是一种福分。
是普洱茶复兴,带动了整个云茶产业的蓬勃发展,让诸如景迈山、老班章、冰岛、刮风寨等等一个个昔日穷苦不堪的茶山村寨,如今生活富足得往往让城里人惊羡。小洋楼、小汽车、水泥路、4G网络……你能想到的茶山上都有,你没想到的茶山上也有。

一片树叶的中国故事

航拍景迈山
正如习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今,云南的绿水青山不再是贫穷落后的标志,云南茶山上优良的生态环境已经给茶农带来实实在在的恩惠。伴随着整个茶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茶区群众走向共同富裕,昔日老少边穷的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民族团结之花在云南四处绽放。
时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普洱》杂志以“一片树叶的中国故事”为主题,通过茶叶这片神秘的东方树叶,展现70年来云南茶产业所取得的喜人成就,以及茶区群众的生活巨变,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致敬。
在共和国迎来70周年华诞之际,我们衷心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越来越繁荣富强,普洱茶产业越来越兴旺昌盛,云茶产业能衣食万姓让600多万茶农和产业从业人员过上富足安康的美好日子。

一片树叶的中国故事

一片树叶的中国故事

一片树叶的中国故事

一片树叶的中国故事

一片树叶的中国故事

一片树叶的中国故事

一片树叶的中国故事

一片树叶的中国故事

一片树叶的中国故事

一片树叶的中国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拉祜族   普洱   绿水青山   繁荣富强   茶农   共和国   喜人   云南   边疆   普洱茶   衣食   中国   树叶   茶叶   叶子   周年   产业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