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的孩子,出现打人现象,试试这些办法吧

“为什么总是打人?再打人一天不许看电视,不许出去玩。”看到这句话,是不是许多妈妈们都深有体会,面对孩子动手打人,用尽各种办法,可还是不能改正,反而越说越来劲。


多数妈妈在孩子出现打人问题中,会用罚站,威胁,道歉,以牙还牙等等方法,可孩子依旧我行我素。


面对孩子打人的行为,家长到底该如何做。


三岁的孩子,出现打人现象,试试这些办法吧

一、了解孩子内心想法


一些孩子在出现打人行为,可能是在情感中受到了伤害或者他的想法没有及时得到满足。这时候家长要做的是及时询问,而不是一味的谴责和打骂。


当孩子打人的时候,家长可以尝试抱着孩子,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和爱,然后询问他是不是生气了,才动手打人,如果孩子是因为生气而动手打人,可以告诉孩子,发泄情绪可以,但不可以用打人作为发泄的方法。


这时候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孩子沟通,不要半途而废,如果家长因为孩子打人,而一味的打骂孩子只会让孩子误以为,父母可以打我,我也可以随意打人,打人是被允许的。


过去的棍棒底下出孝子已经不可取了,反而会伤了孩子幼小的自尊心,而且孩子会模仿大人的一举一动,越发不可收拾。

三岁的孩子,出现打人现象,试试这些办法吧

二、让孩子学会用语言来表达情绪


三岁的孩子,咬字还不是特别清楚,有些孩子说的话也只能父母懂,着急的时候,孩子是无法迅速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所以肢体的行为来的更快更直接,才会出现打人行为。


这时候家长要做的是,把孩子打人的手放下来,并温柔地告诉孩子:你是不是想摸摸妈妈呢,再示范告诉孩子摸摸的动作是怎样的,让孩子的情绪先稳定下来。


然后教孩子用语言表达情绪,家长可以试着这样询问:为什么打人呢,妈妈来猜猜,是因为这不是你想要看的动画片吗?是因为妈妈没有陪你玩吗?还是因为你想妈妈了?等等你能想到的,都可以问。


孩子听到这样的话,自然而然地也会用语言告诉家长,他想要做什么。


这样做,孩子情绪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家长的目的也顺利达到。


三岁的孩子,出现打人现象,试试这些办法吧

三、告诉孩子被打是很疼的


当孩子第一次出现打人行为时,家长不要想着完全控制孩子,如果孩子情绪得不到释放和缓解,控制是没有用的。


要让孩子知道,打人的行为属于攻击行为,被他打的人会很疼,这时候的家长可以选择让自己坚定地离开,让他冷静。


等到孩子不再出现打人的行为的时候,告诉他,被打真的很疼,告诉他疼的程度和摔跤一样,疼得想哭鼻子。


这时候的孩子会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家长也没有必要再去责备孩子,让孩子道歉就好,如果孩子不愿意道歉,就先不要勉强,循序渐进慢慢引导即可。


三岁的孩子,出现打人现象,试试这些办法吧

有句话说:小树不修不直溜,人不修理耿啾啾。孩子是第一次来到这个世界探索未来,家长也是第一次做家长,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急躁和发脾气是人的本能,可孩子性格的形成就一生只有一次。


所以当问题出现时候,家长不如多想想孩子为什么这样做,不要因为自己的一时冲动,而让原本天真可爱的孩子,无形中受太多家长负面情绪的影响和错误的行为干扰,让孩子的性格塑造和心理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育儿路上,任重道远,愿每位家长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快乐育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打人   直溜   孩子   目的   这时候   情绪   想法   性格   程度   家长   父母   现象   错误   语言   妈妈   办法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