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 -中国两院院士陆元九的长寿经

文/王明洪

“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 -----中国两院院士陆元九的长寿经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自动控制、陀螺及惯性导航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元九如今已是99 岁高龄,但精神依然矍铄。九旬过后,仍能在办公室见到他忙碌的身影,直至近年来因年迈而不便出门。几十年来,陆老不计名利,不懈探索,为我国惯性技术和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陆老十分赞赏居里夫人的观点“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他常常告诫身边的中青年科技人员:“对身体不能透支,来日方长,不要等失去健康再后悔。”陆老的高寿和他注重心理健康、经常用脑、坚持锻炼等有着一定的关系。

“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 -----中国两院院士陆元九的长寿经

“心理健康很重要”

陆老十分注重心理健康。1996年,在分析“长征三号乙”航天故障时,他感觉有些累。长时间地思考问题,不分白天黑夜地工作,再加上分析故障时的高度紧张,使陆老出现了失眠症状。2003年,陆老的老伴因患癌症做了两次大手术,致使他的心理压力再次增大,服用的安眠药药量比往常增加了一倍,可一开始还有效,后来也不管用了。焦虑症状也渐渐加重,怕这怕那,连走路都怕跌倒。安眠药的药量增加到正常量的四倍,却依然彻夜难眠。他数数字、按摩、烫脚、气功……什么招数都用过,却百无一用。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前,陆老要去发射场,却因临行前出现头晕、站立不稳而作罢。这一来,他的心理压力愈发增大,甚至还出现过绝望的心情。一次,他遇见一位心理医生,两人进行了整整两个小时的“心理疏导谈话”。医生说:“你已经睡着了,不过不是正常理解的几小时睡眠,而是几次短暂的深睡,每次可能是几分钟,甚至十几秒。如果真像你所说的4天未眠,像你这样的年纪,哪有精神和我对话?所以,关键是放松。”说着,还教了陆老一些放松精神的方法。医生的话果然灵验,当晚就见效。一周后,陆老已能逐渐入眠。如今,陆老在回忆那段经历时,就会说:“心理健康很重要,关键是精神放松。”

“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 -----中国两院院士陆元九的长寿经

“未看懂,所以要问”

陆老善于用脑。在工作中,他能抓住主要矛盾,并以简洁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参加会议评审时,他先看文字报告,一份报告至少要看三遍。第一遍粗看,了解报告的大致内容;第二遍细看,看报告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第三遍对照看,用自己的观点与方法和送审的报告相比对。薄薄的几页报告有时要琢磨一整天,他认为这样才能“进入角色”。2006年11月,陆老到外地参加固体发动机控制问题的讨论,这对他来说是个“新领域”。陆老上午参加讨论,前一天晚上7点才拿到报告,那天晚上,他看到10点才初步看懂。陪同人员劝他休息,可他却一直琢磨到晨光熹微才休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有一位惯性导航系统专家是陆老的学生,他说:当年在写毕业论文时,陆老让他改了九次,一篇论文整整写了一年。有些报告或项目在他人那里顺利过关,可到了陆老这里,不是被改成“大花脸”,就是项目卡了壳。不过,了解陆老的人都说:他其实是个“刀子嘴,豆腐心”。在会上,他对原则问题绝不放过,常常当面提出尖锐的批评,在背后,却常常夸奖年轻的同志。他常说“我自己是外行,看不懂,所以要问”。但有时却是因为工作人员没有讲清楚或讲错,而他觉得提出意见也能供人参考。

“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 -----中国两院院士陆元九的长寿经

“打球是为了调剂精神”

陆老喜欢运动。高中时,他喜欢打网球和排球;大学时来到重庆后,由于没有机会打网球,就打排球和跑步;参加工作后,网球打不成了,就游泳,回国后曾多次横渡颐和园的昆明湖。有时到白石桥首都体育场去看比赛,在散场后就快步走回中关村。他认为:“自己不是爱打球,而是工作紧张,不去运动,身体恢复不了不行,要调剂精神。”1958年,陆老和化学所的一位女同志合作,获得北京市教育工会网球比赛男女混合双打冠军。“文革”期间,陆老被污蔑为“特务”,别人不敢和他接触,陆老只能以跑步来锻炼身体。1978 年,年近花甲的陆老任13所所长后,仍坚持跑步。1993 年,陆老的腰椎动了一次手术,不能再跑了。于是,他就利用下午工间操的时间,在机关附近的玉渊潭公园快步走上一圈,约三四千米。随着年龄的增大,快走也不行了,他就拄着拐杖慢走,每周至少三次,少则600米,多则2000米。令人难以想象的是:2003年,他参加公司举办的爬西山八大处登山活动,那时已是83岁的陆老拄着拐杖,硬是爬到了第五处。在公司举办的运动会多项比赛中,个别项目还获得了名次。2013 年初,他的髋关节出了毛病,但他仍想方设法地坚持锻炼,每天上下午在助行器上走半小时。

“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 -----中国两院院士陆元九的长寿经

“‘大路上’和‘大街上’是不同的”

陆老喜欢打桥牌。早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校组织的桥牌比赛中,他就取得过冠军。为了打桥牌,他还买了不少书,从概率分布推算叫法和打法。当时陆老还年轻,记忆力好,一副牌打完,每次出什么牌都能记住,并能推算对方手中还有什么牌。这种专心致志地玩牌,对研究工作者来说,也是一种脑力休息。陆老还喜欢欣赏古典音乐,不仅听,还看相关的书籍。对一些著名的交响乐、小提琴协奏曲、歌剧等主要优美段落,至今都能哼出来。高兴时,他就在家中放声高歌。他喜欢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我们走在大路上》《石油工人之歌》等。一次,他正在唱《我们走在大路上》,儿子也跟着用学校小孩的调子唱起了“我们走在大街上”,陆老顿时停止歌唱,严肃地对他说:“‘大路上’和‘大街上’是不同的,《我们走在大路上》这首歌有着特别的含义。”尽管儿子似懂非懂,却知道了不是什么事都可以开玩笑的,唱歌也是如此。他还喜欢看书,1993年做腰椎手术、1997 年医生诊断他患了突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006 年胆囊切除、2013年左髋关节失效时,他都查阅了相关书籍。陆老之所以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增长知识,同时也是为了理解医生的诊断并配合医生进行积极治疗。

“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 -----中国两院院士陆元九的长寿经

“帮助她、照顾她,变成了我的乐趣”

1949年,陆老与留美硕士王焕葆喜结良缘。王焕葆曾从事老年生物学、细胞学等方面的研究,担任过细胞学研究室的主任及博士生导师等。“文革”时期,陆老因“清理阶级队伍”被关入“牛棚”,有人劝王焕葆“和老陆(陆元九)划清界限,干脆离婚算了”。王焕葆明确表示:“我们结婚又不是一天两天了,哪能说离就离。我了解他,他没问题。问题早晚会搞清楚的。”夫人的话支撑着陆老度过了漫漫长夜。2003 年,王焕葆患上了不治之症,陆老急得彻夜不眠,精神几近崩溃。远在万里之外的儿女恳求他“千万要挺住”。王焕葆第二次手术时,因伤口有炎症,不能用通用的粪袋,陆老就设计了一种专用粪袋。有人赞叹陆老“对老伴照顾得好”,医生也说:像她(王焕葆)这样年纪的老人,手术后恢复得这样好,寿命这么长,很不容易。可陆老却说:“思想转变了,心里放松了,就能乐于照顾家庭。帮助她、照顾她,变成了我的乐趣,助人为乐,我能从中获得快乐,就不觉得累和苦了。”可以说,王焕葆是幸运的,她在病中得到了陆老无私的关爱。而陆老的话也值得人们借鉴:“爱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为她的幸福而高兴,为使她能够更幸福而去做需要做的一切,并从中得到快乐。”

欢迎订阅,电话订阅有好礼!订阅热线:010-65242081

“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 -----中国两院院士陆元九的长寿经

我们竭诚欢迎广大医护人员(撰写医学科普)和社会人士(撰写人生感悟、名人养生)踊跃投稿,来稿一律不退, 请自备底稿。文稿不拘文体、格式,力求通俗易懂,具备科学性、普及性、实用性、新颖性,字数以2000 字内为宜,请勿一稿多投,否则本刊拒付稿费。文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

投稿邮箱:health-care@163.com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细胞学   药量   桥牌   两院   腰椎   文稿   老伴   院士   惯性   心理健康   中国   网球   手术   观点   身体   医生   精神   基础   科学   报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