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健康资源,促进健康中国

整合健康资源,促进健康中国

——专访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体育医学分会会长郭建军

文/高超 王淑君

整合健康资源,促进健康中国

2016 年印发的《“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在“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一章中指出: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在“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中提出:发布体育健身活动指南,建立完善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况的运动处方库,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用运动的手段促进健康,在医疗概念中加入体育运动的元素,这种跨界融合的方式,对合理利用医疗和体育资源,提高公民健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近日,本刊编辑部采访了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体医融合促进与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体育医学分会会长郭建军,请他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解读。

整合健康资源,促进健康中国

【专家简介】

郭建军,博士,研究员,现任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体医融合促进与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体育医学分会会长,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体医融合学生健康分会会长。曾在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进修学习。同时任中国医体整合联盟秘书长,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早期发展专业委员会儿童运动与健康学组组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慢病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生活方式与社区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体育健康产业发展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糖尿病教育与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运动与康复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骨骼肌肉运动康复技术转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营养与食品卫生分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兼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体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抑郁障碍医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医务监督学组委员。

目前研究方向为备战奥运会、全运会的竞技体育科技与高端医疗技术融合形成的体育医学对不同年龄、各种慢性病进行个性化科学锻炼与营养指导。曾长期在国家金牌运动队做科研教练、运动营养指导。曾获国家体育总局备战奥运会体育科技突出贡献奖。


整合健康资源,促进健康中国

体医融合的背景

郭建军会长介绍到,体医融合是我们国家对健康资源的一个整合过程,因为我国的健康资源除了医疗卫生体系,还有体育系统,也就是全民健身工作体系,医疗卫生事业和全民健

身事业是我们国家健康事业的两个支撑体系,但是两个支撑体系的相互合作很少,长期以来是互相分开、分别进行的。不仅两部委分开,包括我们的工作、科研学术交流都是分开的。 这种现状导致体育和医疗体系之间缺乏足够的沟通、理解和合作。现在提出体医融合,主要 是因为当前的疾病谱转到了生活方式病,而生活方式病与运动不足以及不懂科学锻炼有着密切的关系,公众对运动的认识也存在不足,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的话,仅靠医疗卫生事业或体育单方面是不够的,必须要由体医融合来解决,需要双方合作,把国家的健康资源进行整合,包括了双方的技术资源、人力资源和场地资源等的整合。


整合健康资源,促进健康中国

体医融合的健康资源整合

体医融合中所涉及的技术资源整合,是指体育科学和医疗技术的融合。体育科学过去是围绕运动员如何提高成绩进行研究,促进了竞技体育科技的发展,主要为运动员提供服务和支持。现在体医融合旨在让竞技体育科技为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服务,但是不能直接应用竞 技体育科技为大众服务,必须要通过体医融合转化,也就是通过与医疗机构和医生合作,才能够为健康服务,让群众知道如何科学锻炼、 如何增加锻炼的乐趣,并达到安全、有效锻炼 的目的。

人力资源除了包括医疗卫生人员,还有我国大量的体育人员,如具备运动技能的人员、 体育大学毕业生以及一些退役的运动员,仅靠医疗卫生人员来指导科学运动是远远不够的,专业性也不足,应积极调动体育专业人员转化为健康服务工作者,共同为大众健康服务。

此外还包括场地资源。医院是以治疗疾病为主,其设计当中没有运动场的规划。但是大量的慢性病患者需要运动的场地,医院很难提供,而我国数量和规模庞大的运动场、体育馆等,白天尤其早晨大部分都是空着的,有效利用这些运动场地,合理用于康复和科学运动也是体医融合的任务之一,通过场地资源的融合,达到充分利用国家健康资源的目的,需要进行资源整合。

以上资源整合以后,可以为大众提供安全、有效、可持续的运动指导。运动前要由医疗卫生人员提供安全评估体系,以保证运动安全,尤其是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群体。运动结束后,需要医疗卫生人员进行运动效果的评估。运动过程,如锻炼方式等由体育专业人员来提供指导,提高锻炼的乐趣和可持续性,达到促进大众健康的目的,这是资源整合的最终目标。


整合健康资源,促进健康中国

如何实现资源整合

要达到资源整合的目标,第一步是要体育和医学合作,达成共识,郭会长表示,目前,我国体育医学分会专家与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以及多家医院通过交流 相互理解,旨在达成共识,之后出台一系列相关标准。

①专业人员的标准:对运动指导师应进行规范培训,目前我国已有体育专业人员到临床进行学习培训,该项目属世界首次,目前有多家医院,如朝阳医院、海淀医院、广安门医院 等,都可以接收体育人员在临床医生指导下实习,通过实习,体育专业人员可以了解患者的运动状况等。该项目的开展和实施需要建立包括标准的培训和标准的考核认证在内的标准体系。②场地的标准:场地要具备相关急救设施以及医务人员保障。③服务流程标准:首先医疗人员要对患者进行运动危险的分级筛查,运动前要筛查风险,如心脏、骨关节、肾脏等的状况;第二,要确定运动强度;第三,要对患者进行健康和运动教育,告之运动效果。④医疗人员在运动当中应提供急救的安全保障。⑤运动结束后,要由医生进行再评估。

通过以上的标准化服务,可以把医疗人员和体育人员、医疗的资源和体育资源打通,大众能在更加开阔的运动场地进行安全、有趣的运动。这项举措的实施是有难度的,但北京目前已经做到了。广安门医院呼吸科医生带领患者在宣武体育馆运动,患者运动起来更加舒心,大大提升了依从性,效果也更好。


整合健康资源,促进健康中国

体医融合的意义

体医融合能给医疗带来巨大的获益。医生从过去传统的以看病治病为主,转为以健康促进为主,从一对一服务,转变为一对多服务。如果有 100 位患者跟着一位运动指导师一起锻炼,那么就是一个人同时为 100 个人提供运动指导服务,这些患者同时锻炼的时候,有一位医务人员提供安全保障,这也是一对多服务。这样大大提高了医疗和体育资源的利用率,也提高了经济效益,大大降低了每位患者的成本。

郭建军会长指出,离开医疗人员的安全保障,患者不敢进行运动,离开体育专业人员的指导,大众进行运动缺乏科学性和趣味性也难以坚持,而医疗和体育资源相结合,让大众在能够坚持锻炼的同时,安全性也有保障。一对多金字塔式的健康促进服务,是体医融合的重要的机制,能让医生从院内服务延伸到院外服务,把医疗技术资源从院内延伸到院外,医疗技术资源通过体医融合这个放大器,让大众普及具备可行性,从而让更多人获益。


欢迎订阅,订阅有好礼!邮发代号:82-33

我们竭诚欢迎广大医护人员(撰写医学科普)和社会人士(撰写人生感悟、名人养生)踊跃投稿,来稿一律不退, 请自备底稿。文稿不拘文体、格式,力求通俗易懂,具备科学性、普及性、实用性、新颖性,字数以2000 字内为宜,请勿一稿多投,否则本刊拒付稿费。文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中国   健康   资源   大众   专业人员   分会   场地   会长   患者   医学   人员   医疗   医院   科学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