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表情:明明能力很强,却难以成事,可能是因为肢体语言不当

书语人间:每天10分钟,读懂1本好书,点击文章右边的「关注」,一起成长


微表情:明明能力很强,却难以成事,可能是因为肢体语言不当


大家好呀~


今天,我们继续来读《微表情识人心理学:一眼看穿他人心理的95个技巧》


微表情:明明能力很强,却难以成事,可能是因为肢体语言不当


接上篇:微表情:这3个场景里,你要这么说,这么做,别人才会喜欢你


01.

向上级汇报时,

看清楚冰山,才不容易翻船


大家都知道,在职场里,决定你能否晋升的关键,除了你的业务能力,还有与你上级的关系。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职场里的大多数烦恼,都与老板有关,比如,老板没能体谅我的辛苦、老板把本该属于我的机会给了别的同事,等等。


微表情:明明能力很强,却难以成事,可能是因为肢体语言不当


殊不知,这些你与领导相处的模式,都是可以追溯到你童年与父母的相处的。


一个从小被父母教导着要听话的孩子,长大后通常不敢反抗领导;相反地,一个自我意识强烈的孩子,无论是在求学还是工作阶段,都敢于向权威提出质疑与挑战,不按体制规则行事。


我们在长大成人,进入职场以后,这些内在的想法,又会透过肢体语言表现出来,出卖我们内心的想法。


前者通常会在领导面前缩着脖子、弓着身子、驼背、手插进口袋,等等,给人以无精打采的感觉,使人难以产生信任感;后者则会经常出现,如「拽哥腿」、「抬下巴」等姿态,让人觉得他们的眼睛长在头顶上。


但是,你要明白的是,你的老板虽然是你的「衣食父母」,但却不是你的父亲/母亲;他/她既没有理由像你的父母一样去包容你的一切,对你也不会有你想象中的那么严格。


换言之,你即使成长于一个权威家庭,大可不必在老板面前缩手缩脚,只要在汇报时,大方、果断地与他进行交流,看着对方的眼睛,便能够得到老板的信任。


微表情:明明能力很强,却难以成事,可能是因为肢体语言不当


然后,是要注意你汇报时的嘴型与吐字是否清晰。


一个人在不自信的时候,下意识地举动,便是减少自己唇部的活动,以及降低自己的说话音量,结果,别人听上去就会觉得这人说话嘟嘟囔囔的,像是嘴里含着一个卤蛋一样。


反观那些自信满满的人,比如,新闻联播里的主持人,说话时不仅嘴部会有很多的变化,咬字还会清晰有力,一看就觉得很稳重,很可靠。


微表情:明明能力很强,却难以成事,可能是因为肢体语言不当


最后,是要注意两性的思维差异对信息接收的影响。


不同于男性的「线性」思维,女性自带的「网状性」思维,不仅能够让她们一次关注到多个问题,还让她们愿意在一次谈话中,去接收更多的细节。


因此,向男上司汇报的时候,你最好采取「点对点」的汇报方法,一次只讲一件事,然后再视对方的反馈,决定是否要继续说下去;对于女上司,则最好采取「漏斗式」的汇报方法,一次讲完对方可能会关注到的细节。


微表情:明明能力很强,却难以成事,可能是因为肢体语言不当


如此一来,便能够让你的上级感到满意了。


02.

与同事发生误会时,

保持冷静,避免让局势恶化


你如果还记得上次与同事的争吵,便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面对突如其来的指责时,对方无论是选择立即反击,还是沉默以对,在此以前都会先有一个「静止」的状态,具体表现为把脚向后回缩,并下意识地抓住身边的东西。


微表情:明明能力很强,却难以成事,可能是因为肢体语言不当


这种「静止反应」既是一种本能,也是一种保护机制,它非常重要,是因为会影响到后续双方争执的激烈程度。


微表情:明明能力很强,却难以成事,可能是因为肢体语言不当


当一个人能够在遇到冲突后,快速冷静下来,评估局势时,通常也不会任由情绪失控,做出过激行为。


因此,你若是一个别人一开口,便急着跳起来反驳的人,最好先从「静止」这个动作开始练习,心中先默数10个数字,然后再开口。


接着,是处理对方怒气,解开误会的方法。


在面对对方突然性的埋怨、指责时,很多人都会下意识地对此做出解释。


比如,孩子向父母抱怨父母给出的陪伴太少时,很多父母都会试图通过告诉孩子一个自己曾经陪伴他的例子,来试图向孩子证明,「你的成长过程中,爸爸/妈妈是在场的」。


然而,正是这些解释,让孩子倍感孤独,因为,他的情绪不仅没有被化解,还被认为是不重要的。


微表情:明明能力很强,却难以成事,可能是因为肢体语言不当


同理,职场上,如果对方就一件事情向你诉苦时,你并没有先接住他的情绪,而是一上来就给出你的建议,对方同样也会很受伤。


因此,发生误会时,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先接住对方的情绪。


比如,对方告诉你,我很生气,因为balabala时,你就应该先告诉对方,「我知道你很生气,因为……」,然后再给出你的建议。


这样一来,对方由于先接收到的是「他/她理解我的感受」这个信息,即使再想要反驳你,也会因为找不到否定的理由,继续顺着你往下说了。


微表情:明明能力很强,却难以成事,可能是因为肢体语言不当


最后,是误会解除以后,该如何和好。


很多人都有一个毛病,就是在道歉时,会反复去解释自己先前做出某某行为的理由,但是,通常是这些理由,让被道歉的一方更加地愤怒,认为道歉的一方就是在掩饰,就是在试图推卸责任,反倒无法修复对方关系。


因此,你若真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只要简单澄清误会,再加上一句「刚刚真的很抱歉」就可以了


而至于误会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你的苦衷都有哪些,这些对于对方来说,都并不是那么的重要。


微表情:明明能力很强,却难以成事,可能是因为肢体语言不当


03.

对外谈判时,

先放松自己,然后再换位思考


对外谈判,是一个相对来说,更容易紧张的场景。


尤其是去客户公司谈判时,缺乏谈判经验的人都会因为紧张,释放出不安的身体信号,如,频繁触碰自己的身体、讲话结巴或是语速过快,等等。


这时候,我们都该如何让自己放松下来呢?


答案是,侧位按钮。


很多人都不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可以让自己感到最舒服的方位,当我们将谈话的对方摆在那个方位上时,你整个人就会放松、自然,而不是显得僵硬。沟通时,也能够好好地倾听,不容易焦虑。


比如,你如果喜欢看电影时选择左边的位置,也希望和别人一道上街时走在别人的右边,那么,你就是一个左侧位的人。这时,对方若从你的左边出现,就好像是进入了你熟悉的领域,让你整个人都放松下来。


微表情:明明能力很强,却难以成事,可能是因为肢体语言不当


因此,谈判时,你便要尽可能选择对方右边的位置,让对方以你熟悉的姿态,出现在你的空间里。


第二个,是避免引来对方不快的肢体语言。


你如果有过对方还没有开口,便想拔腿就走的经历,便能够意识到肢体语言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谈判的开局,肢体语言更是体现彼此诚意的关键。


比如,一坐下便把手给胸前,便是一个很典型的防御姿态,仿佛在暗示对方,「我忙着呢,没那么多时间听你废话」;不自觉地上下打量对方的眼神,更是容易激起对方的敌意,给对方一种强烈的负面感受,让对方在与你正式沟通前,便对你产生了反感。


微表情:明明能力很强,却难以成事,可能是因为肢体语言不当


因此,开放式的身体姿态,温和而坚定的眼神接触,与得体的身体语言,都与你的语言一样,是影响最终谈判结果的关键,切莫因小失大呀。


第三个,是谈判时,引导对方做出你期待的决定,与你合作的方法。


上一篇里,我们已经提到手心向上,会给人一种「开门」的感觉;反之,手心向下,则会给别人一种「关门」的感觉。


将这个原理运用到谈判中,便是在描述期待对方点头的方案时,将手心向上,在描述不希望对方接受的方案时,将手心朝下,巧妙地暗示对方哪一个对他更有利。


微表情:明明能力很强,却难以成事,可能是因为肢体语言不当


第四个,是被告知时间有限时,呈现信息的方法。


当被告知时间有限时,很多人都会不自觉地加快语速,增加音量,试图向对方表明,「你把这个交给我,肯定没有问题的」。


然而,正是这样的做法,会让对方感觉得压力很大,不愿意轻易对你松口。


因此,越是紧急的场合,越是要注意自己的语速与节奏。说话前先吸一口气,保持呼吸平稳,不急不慢地把你想说的重点告诉给对方。


微表情:明明能力很强,却难以成事,可能是因为肢体语言不当


以上,便是今天的内容。


下一篇里,你将继续读到另外3个场景的应对之道。


敬请期待吧~



注:图片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文 | 武灵遥,一位践行着「日读书一本,日更文一篇」的职业读书人,更多好书拆解详见个人公众号:书语人间(syrjjy)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肢体   语言   都会   语速   成事   下意识   手心   不当   姿态   误会   情绪   说话   父母   表情   老板   能力   感觉   孩子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