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公子挥霍无度,邻居劝他节俭,他却道:我家的银子怎么花的完?

宋朝时,汴京有个富二代叫郭信,他的父亲是内诸司官,只生了他这么一个儿子,所以全家将他宝贝的不得了。从小就将他富养在家,从不让他迈出家门一步,只让他在家中读些书童必读的书。所以郭信除了在家读书之外,其他一概事情都不让他涉及。

郭信十七八岁时,父亲为了给他谋一份名声,便想给郭信找个名师教导。正好此时有个叫蔡元中的先生,临安人士,在京中开馆授徒,是远近闻名的教书先生。郭信的父亲便准备了一份厚礼,让郭信去蔡元中先生那求学。

蔡元中先生是在一处僧房开学馆,虽然房屋简陋了点,但设备齐全,该有的都有。郭家就在学馆旁边租了三间房子,虽然不是什么琼楼玉宇,但还算幽雅,离学馆也近,不用让郭信跑来跑去。

郭信住进去后,见房屋简陋,心里很不高兴。逛了一圈,发现屋后还有一块空地,便决定自己建一处住宅来住。可惜他从小在家中长大,盖房需要些什么,需要花多少银子,一概不知。只知道掏银子给仆人和工匠,给得多了还是少了他也追究,只要找他要银子他就给,反正家里有的是银子。

等新房子建好了,装饰的金碧辉煌后,他才满心欢喜地住了进去。他要求仆人每天都要打扫门窗梁柱,如果哪里稍微脏了不好清理,他就找工匠连夜重新换好,这样他才能将心放下。

郭信身上穿的衣服必须都是全新的;每次穿新衣,他都要左顾右盼,看有哪里不合他意的地方,一旦不满意,他就一定要让仆人买布回来重新做一件,直到满意为止。至于鞋袜之类,用的都是上好的绸缎,一旦脏了,他就扔了重新做。

至于那些换下来的衣服,他是绝对不会再穿的。

富公子挥霍无度,邻居劝他节俭,他却道:我家的银子怎么花的完?

话说,有个叫黄德琬的进士到京城来等候朝廷给他安排职务,住的地方刚好就在郭信家旁边。他见郭信如此挥霍无度,心里很不以为然。

等相处了一段时间,两个人混熟后,黄德琬便常常好言劝郭信:“你生在富贵人家,不知道世间的辛酸苦辣。要知道银子来之不易,你家虽然富贵荣华,但也不能如此铺张浪费。日复一日,总有坐吃山空的那一天,到时没有了经济来源,恐怕后悔都来不及。”

郭信听完,心中暗暗好笑:“寒酸的人家才会这么想!银子哪有用完的那一天?我家良田不计其数,就算银子花光了,这些良田所产都够我们一家锦衣玉食的。只有家中没有资产且眼界狭小的人家,才会说着这样的话。他们怎么能知道我们富贵人家的生活。”

于是每次都将黄德琬的良言当做耳边风,一句话都听不进去,依旧按着自己的性子行事。

黄德琬见郭信听不进他的话,知道他这是从小就被父母溺爱惯了的,估计是改不了了,只能叹息道:“将来总有他受的。”

不久,黄德琬就得到官职,和郭信告辞后就出京赴任去了,从此两人就没有相互来往了。

富公子挥霍无度,邻居劝他节俭,他却道:我家的银子怎么花的完?


一转眼五年过去了,黄德琬从地方官员被提拔为京官。回京后想起郭信,便到郭家去拜访,没想到郭家已经人去楼空。他让手下帮忙寻找,结果诺大个京城都找不到郭信。

一天,黄德琬去拜访一个亲戚,当时亲戚刚好在招待其他的客人,便让家中的私塾先生先过去作陪。

黄德琬正在品茶,只见一个萎靡不振的先生慢慢地踱步出来。黄德琬仔细一瞧,大吃一惊,私塾先生竟然就是郭信。郭信头戴一块破头巾,衣衫褴褛,他也认出了昔年的邻居,抬起手颤巍巍地向他施礼,然后便一言不发地坐在一旁。

黄德琬见他面黄肌瘦,疲惫不堪的样子,面露哀伤问道:“你怎么会在此教书?怎么会沦落到这般境地?”

郭信深深叹了口气道:“谁知道世事如此无常?银子要是没起来,根本就不用等你花光,它一下子就莫名其妙地没了。”

黄德琬问道:“何出此言?”

郭信道:“自从我们分别后不久,家父就不幸去世了。我继母竟趁我在给父亲办理丧事时,将家中所有的财物都运回了她的娘家。等我发现后要去她娘家追问时,才发现她们全家竟然都搬走了,问遍了人都不知道她们的去向。”

郭信又叹了口气,继续道:“等回家后一看,家中的仆人也趁乱四处逃窜了,只剩下我孤身一人,一无所有。幸亏当年求学还认得一些字,便在这家找了份私塾先生当,也只是度日而已。”

黄德琬想了想,又问道:“就算钱财没了,你家不是还有许多良田在吗?这总不能被人搬走吧?”

郭信垂头丧气道:“以前家中凡事都是父亲经营,我并不知道家中到底有多少田产,更不知道田地在哪里。给父亲办丧事后,家中一团乱,田契也不知所踪了,所以连一亩田都找不到了。”

黄德琬也叹息道:“我当初好言相劝,你还记得吗?如果你当初能听进一句半句,如今也不至于如此啊。”

郭信羞愧道:“当初不懂事,只知道需要什么拿起便用,哪里管它到底是怎么来的?只觉得理所当然就该这样。见你劝我不要铺张浪费,我都不知道省这些银子干嘛用。哪知,如今竟然一丝一毫都要不来了。”

富公子挥霍无度,邻居劝他节俭,他却道:我家的银子怎么花的完?


事到如今,黄德琬也无可奈何,又问他:“你现在当私塾先生有多少收入呢?”

郭信无奈道:“能有多少?每月千钱,都不够填饱肚子的。只图个早晚两顿不饿肚子,不用去当乞丐沿街讨吃穿而已。”

黄德琬摇头道:“以前你一天花的银子,都够你现在当一年私塾先生的收入了。从富家子弟沦落到如今这般境地,真是可怜,可叹啊!”说完,将身边带的几百钱全都赠送给了郭信,以全故人之情。

不一会儿,黄德琬的亲戚出来了,黄德琬和他说了郭信出身富贵人家,如今不幸沦落至此,希望亲戚能好好款待他。

郭信听了不胜感激,如获珍宝般捧着黄德琬送的几百钱,退了下去。想当初富贵荣华时,这几百钱都不够他打赏仆人的,如今才知道一分一厘都珍贵异常,可惜太迟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梁柱   银子   花光   挥霍无度   富贵   富贵荣华   京城   铺张浪费   私塾   丧事   良田   工匠   节俭   仆人   公子   亲戚   邻居   家中   父亲   我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