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两三岁的孩子,爱哭闹、爱发脾气?

为什么两三岁的孩子,爱哭闹、爱发脾气?


我们会发现,孩子两三岁的时候脾气特别大,虽然小时候的孩子都比较容易哭泣,但是这个阶段哭的概率会比以往更大,更难说通。


为什么这个阶段的孩子会这样呢?


一方面,孩子两岁半左右自我意识的萌芽,有“我的”概念之后,很多方面他有感受,却由于语言发展和表达没有跟上,不容易理解大人所说的,也很难表达自己想要的。因此不知道如何来“沟通”,他们只好通过哭闹的方式来表达。所以给大人会有一种稍不顺心就哭闹、一言不合就哭闹的印象。


另一方面,3岁以前孩子认识这个世界的印象是刻板的。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和成人不同。


比如,孩子看到别人有一顶和他一模一样的帽子,他就会说:这帽子是我的。因为在他看来,“帽子”一词是他专门戴的那一顶。


再比如,孩子在房间窗口看到一轮月亮,在马路上看到云雾半遮的月亮,便会认定天上有两个月亮。


这一时期的孩子,掌握的词汇还很有限,又未形成成类的概念,未生出合乎逻辑的推理。


如果大人不理解孩子这一时期的成长特性,会觉得孩子不可沟通,又脾气暴躁。


为什么两三岁的孩子,爱哭闹、爱发脾气?


就像孩子看到别的小朋友有和他一模一样的帽子,他认定是他自己的,一定要拿过拿过来,不拿过来就哭闹。大人无论怎么给他解释都解释不通。


事实上这个时候很难和孩子解释通,如果大人一定要用自己的概念跟孩子把这个道理说明白,大人会累的半死,孩子还在那里继续闹。


那么,家长要如何做呢?


我们可以陪着他,和他共情,说出他的情绪


比如:宝宝认为那个小朋友的那顶帽子是宝宝的(认同孩子内心的想法),现在拿不过来你感到非常伤心(说出事实和感受),妈妈也没有办法把属于人家的东西拿过来(告诉孩子边界),你看,我们是回家拿我们的帽子,还是继续在这里玩?(给解决方案


如果孩子继续哭闹,我们就坐在他旁边,陪着他。


有些父母可能会担心,这么陪着他哭闹,以后会不会变成惯性?


事实上,我们懂得了孩子成长发展的规律,懂得孩子阶段性的心理。恰当的引导,最终是促进孩子的成长


我们从认同孩子,到说出事实和孩子的感受,这个阶段孩子的情绪已经缓和下来。只是孩子的认知水平在那里,他没法理解帽子的个体,所以还会继续伤心、哭闹。我们给孩子边界、给孩子解决方案,表面上看着没起什么作用,但已经在这个过程中引发孩子去思考,只不过孩子的思维处在象征思维阶段,还没法完全理解。到最后我们陪着他哭泣,让孩子感受到他的情绪是可以释放的,是被允许的。


所以同样一件事情,孩子的哭闹,家长不同的引导方式,带给孩子不一样的结果。


下次遇到你家两三岁的孩子哭闹,不妨运用以上的方法。


家长和孩子的每一步对话都无比重要。


顺势养育

顺应孩子天性和发展阶段,创建适宜孩子的成长环境,因为懂孩子,让我们更爱孩子。斑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优势测评分析师,两个孩子的宝妈。欢迎加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孩子   月亮   边界   帽子   小朋友   大人   脾气   事实上   情绪   伤心   思维   事实   家长   概念   阶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