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密封线”竟然是她“发明”的?

每年6月7日~9日,

高考都会成为全民关注热点。

围绕高考的各类资讯层出不穷,

我们今天谈谈一个细节——

试卷密封线。

万万没想到,“密封线”竟然是她“发明”的?

是的,你没看错,

就是这条密封线。

相信大家都知道它的作用——

把考生的姓名装订起来,

使阅卷老师无法得知考生姓名,

以保证考试的公平性。

说到考试,不妨先说一下科举。

万万没想到,“密封线”竟然是她“发明”的?

最早的科举,

是从隋朝开始的,

自此,以试取仕持续了1300余年。

隋朝以及唐朝初期,

试卷是没有密封线的。

不仅如此,唐朝初期,

试卷还会另外附上推荐人的“行卷”,

考生的个人信息及简历一清二楚。

万万没想到,“密封线”竟然是她“发明”的?

为了更好地杜绝科举考试的请托之风,

武则天当政后,

下令阅卷前先糊上考生的姓名,

阅卷结束后再行拆封,

如此,

考官阅卷的主观性便大大降低了。

所以说,“密封线”的发明者,

应该是武则天。

但是,由于多种原因,

该方法在唐代并未广泛使用。

万万没想到,“密封线”竟然是她“发明”的?

此项措施的正式制度化使用是在宋代,

称为“弥封”,又称“糊名”。

将考生的姓名、籍贯等密封后加以编号,

加盖各级考试机构的印章,

保证考生信息不外泄,

有效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公平性。

万万没想到,“密封线”竟然是她“发明”的?

除了密封线外,

很多考试举措也与古代有异曲同工之妙

考生进场前的防作弊检查;

封闭出卷、封闭阅卷制度;

避嫌制度……

最大限度地提高考试公平性。

万万没想到,“密封线”竟然是她“发明”的?

最后,莱小科祝广大考生

考的都会,

蒙的都对,

取得满意的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都会   主观性   隋朝   发明者   热点   公平性   推荐人   科举   唐朝   试卷   考生   初期   没想到   姓名   制度   考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