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蓄血证之桃核承气汤原方加减运用

《伤寒论》原治邪在太阳不解,化热随经传腑,与血相搏结于下焦之蓄血证。瘀热互结于下焦少腹部位,故少腹急结;病在血分,与气分无涉,膀胱气化未受影响,故小便自利;夜属阴,热在血分,故至夜发热;心主血脉而藏神,瘀热上扰,心神不宁,故烦躁谵语、如狂。证属瘀热互结下焦,治当因势利导,逐瘀泻热,以祛除下焦之蓄血。

【组成】

桃仁 大黄 桂枝 甘草炙 芒硝

【用法】

水煎前4味,芒硝冲服

【功用】

逐瘀泻热。

【主治】

下焦蓄血证。少腹急结,小便自利,神志如狂,甚则烦躁谵语,至夜发热;以及血瘀经闭,痛经,脉沉实而涩者。临床用于急性盆腔炎、胎盘滞留、附件炎、肠梗阻、子宫内膜异位症、急性脑出血等属瘀热互结下焦者。表证未解者,当先解表,而后用本方。因本方为破血下瘀之剂,故孕妇禁用。

太阳蓄血证之桃核承气汤原方加减运用


【方解】

本方由调胃承气汤减芒硝之量,再加桃仁、桂枝而成。方中桃仁苦甘平,活血破瘀;大黄苦寒,下瘀泻热。二者合用,瘀热并治,共为君药。芒硝咸苦寒,泻热软坚,助大黄下瘀泻热;桂枝辛甘温,通行血脉,既助桃仁活血祛瘀,又防硝、黄寒凉凝血之弊,共为臣药。桂枝与硝、黄同用,相反相成,桂枝得硝、黄则温通而不助热;硝、黄得桂枝则寒下又不凉遏。炙甘草护胃安中,并缓诸药之峻烈,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奏破血下瘀泻热之功。服后“微利”,使蓄血除,瘀热清,而邪有出路,诸症自平。

【临证加减】

后世对本方的运用有所发展,不论何处的瘀血证,只要具备瘀热互结这一基本病机,均可加减使用。对于妇人血瘀经闭、痛经以及恶露不下等症,常配合四物汤同用;如兼气滞者,酌加香附、乌药、枳实、青皮、木香等以理气止痛。对跌打损伤,瘀血停留,疼痛不已者,加赤芍、当归尾、红花、苏木、三七等以活血祛瘀止痛。对于火旺而血郁于上之吐血、衄血,可以本方釜底抽薪,引血下行,并可酌加生地、丹皮、栀子等以清热凉血。

【附】

原方加入萆薢、蝉蜕、银花,麻黄、土茯苓治疗急性湿疹;原方硝、黄减半,加入银花、连翘,蝉脱、麻黄治疗座疮、脂溢性皮炎、毛囊炎;原方加入怀牛膝、红花、生石膏、麻黄治疗酒渣鼻;原方加入薏仁、茜草、麻黄治疗风湿性结节性红斑。

太阳蓄血证之桃核承气汤原方加减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承气汤   苏木   谵语   生石膏   乌药   桃核   芒硝   麻黄   桃仁   桂枝   苦寒   大黄   甘草   血脉   红花   烦躁   太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