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骨质疏松九大认识误区,教你科学应对“骨松”

​骨质疏松,顾名思义,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它会造成骨脆性增加,是一种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

当骨质疏松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会出现腰背痛、身材变矮、驼背、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的腰背痛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饮食和睡眠等, 常使病人生活无规律、牙齿过早脱落、 茶饭不思、 痛苦异常。

骨质疏松的人一旦受到外伤,极易发生骨折。尤其是老年人骨折,易引发或加重心脑血管并发症,导致肺部感染、 褥疮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


细数骨质疏松九大认识误区,教你科学应对“骨松”

然而,在临床中发现, 对于骨质疏松的防治,许多人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 喝骨头汤能预防骨质疏松

实验证明,牛奶中的钙含量远远高于骨头汤。 同时,骨头汤里溶解了大量骨内的脂肪,不宜过多食用。预防骨质疏松应注意饮食多样化,坚持喝牛奶,少吃高脂、高蛋白质的食物。

误区二 补钙等于治疗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因骨代谢异常造成的。 因此, 治疗不应单纯地补钙,而需要综合治疗,提高骨量、增强骨强度和预防骨折。患者应当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误区三 骨质疏松为老人特有

人体骨骼中的矿物质含量在30岁左右达到最高峰值骨量。峰值骨量越高,发生骨质疏松的时间越晚、程度越轻。如果年轻时期忽视运动,沾染上不良嗜好,经常挑食或节食,易导致饮食中钙的摄入量减少,身体瘦弱,达不到理想的峰值骨量。因此,应及早预防骨质疏松,在年轻时期获得理想的峰值骨量。

误区四 老人治疗骨质疏松为时已晚

很多老年人认为,骨质疏松症无法逆转,到老年时治疗已没有效果,为此放弃治疗。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从治疗的角度而言,治疗越早,效果越好。老年人一旦确诊为骨质疏松症,应及早治疗,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误区五 靠自我感觉发现骨质疏松症

多数人在前期对骨质疏松的症状感觉不明显。发现骨质疏松症不能靠自我感觉,不要等到腰背痛或发生骨折后再去诊治。高危人群应定期做骨密度检测,及时了解骨密度的变化情况。

误区六 骨质疏松是小病

骨质疏松并不只是表现为腰酸腿痛,一旦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尤其是老年患者发生髋部骨折,会导致其长期卧床,死亡率很高。当感到有腰腿痛、胸闷等明显症状时,需及早去医院诊治。

误区七 骨质疏松自己吃药就可以治愈

对于已经确诊骨质疏松症的患者, 应及早到正规医院,接受专科医生的综合治疗。吃药只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方法之一,即便吃药,也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误区八 防骨折,宜静不宜动

体育锻炼对防止出现骨质疏松具有积极作用。保持正常的骨密度和骨强度,需要不断的运动刺激,缺乏运动会造成骨量流失,不仅会加快骨质疏松的发展,还会影响关节灵活性,容易跌倒发生骨折。

误区九 骨折手术后骨骼就正常了

发生骨折,往往意味着骨质疏松症已经十分严重。 骨折手术只是针对局部病变的治疗方式,而全身骨骼发生骨折的风险并未得到改善。因此,患者不但要积极治疗骨折,还需要客观评价自己的骨骼健康程度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骨质疏松症,防止骨折的再次发生。

相信当你走出了对于骨质疏松的几大认识误区,在疾病康复过程中就能少走几道弯路,早日重获健康!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联系侵删】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误区   峰值   胸闷   并发症   骨骼   老年人   正规   强度   症状   患者   饮食   发生   感觉   发现   医院   科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