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保健之三:起居运动

冬季的睡眠,遵循的是“早睡晚起”这么一个规律。早睡,大概是晚上9点钟睡;晚起,大概是早上6点多钟起。睡眠当中11点到凌晨3点这几个小时最为重要。这几个小时是深睡眠期,是身体各脏器功能恢复的关键时期。其他时候是浅睡眠期,只能消除身体表面的疲劳。从中医的子午流注讲,晚上9 点(又叫亥时、人定)相当于初冬了,阳气要潜藏了,所以要睡眠。睡得太晚会伤胆气(23时以后睡眠伤胆气;凌晨1时以后则又伤肝气),严重者就会患抑郁症。起床的时间同样应当顺时,阳气开始升发了,就应当起床。冬天不能起得太早,一般要等到天色已亮再起床。但也要看每个人的生活习惯,有的人睡得早,醒得也早,醒来神清气爽,就应该起床。

至于运动,一般的规律,一年当中,要根据四季及一天的规律来安排,比如较剧烈的运动及锻炼宜安排在春夏季及早晨、上午,下午及晚上以散步、太极拳等为好,冬天适当登高、散步,不宜剧烈运动,尤其是下午和晚上,否则干扰阳气的收藏,很容易损伤身体。

晨炼不宜过早,如凌晨三、四点钟就早早起床外出锻炼并不是好事。更不可锻炼得大汗淋漓。一些运动员体质看起来健壮但寿命较短就是不懂其中的道理所致。但是,现代社会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运动量不够,除了运动员,多数人的运动量都低于基本水平,因为运动量很少,经络阻塞情况很严重,吃药都不管用。按四季节律讲,冬天运动量要减少,但有的人本来就不运动,一听就更不运动了。所以还得运动,只是不要运动得大汗淋漓。适合冬季的运动方法也有很多,如太极拳、八卦掌、五禽戏、六字诀、散步、捏耳、捂肾、叩齿、揉腹等,可根据个人的兴趣来选择。

另外,冬季要去寒就温,不宜从事冬泳等运动。《黄帝内经》提到,养生的圣人都须做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何况普通人。原来我们有一个口号叫“征服自然”,其实人类文明不管如何进步,都只能适应、顺应自然。所以在冬天要特别注意避寒的问题。寒气是导致众多疾病的直接原因。寒性凝滞,易伤人阳气,还会使经脉气血阻滞不通,不通则痛。寒性收引,会令筋脉拘挛抽搐,关节屈伸不利。东汉医圣张仲景作《伤寒杂病论》,阐述了伤寒会引发很多内伤杂症。有很多时尚女性,冬天穿裙子,虽然美丽但"冻"人,贻害无穷。俗话说:"风从颈后入,寒从脚底生。"故冬天应保暖避寒,老人尤其要暖好脚和背,但也不要太热,尤其是电热毯,如果开得过热又通宵使用,不仅影响睡眠质量,还扰动阳气,不利健康。

今年冬天除避寒外,还要特别注意预防咳嗽等肺部疾患。根据中医的五运六气学说,2020年为庚子年,为金运太过之年,司天之气为少阴君火(主管上半年气候),在泉之气为阳明燥金(主管下半年气候)。金性主燥,也主肃杀,在金运太过的基础上再加上在泉的燥金之气,今年冬天肺系疾病将明显多发,所以在早晚低温时尽量少出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黄帝内经   贼风   冬季   胆气   阳气   伤寒   运动量   大汗淋漓   起居   太极拳   剧烈   睡眠   规律   冬天   晚上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