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好水稻褐飞虱

褐飞虱成虫有长翅型和短翅型两种,暗褐色或淡褐色。以成虫或若虫群集在稻株下部,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水稻茎叶汁液,并从唾液腺中分泌有毒物质,引起稻株中毒萎缩。褐飞虱在稻叶上排泄大量蜜露,招致其他病害的发生。

短翅型褐飞虱寿命长,产卵时间长,产卵量大。若田间查虫时发现短翅型大量出现,就意味着褐飞虱大暴发,将对水稻形成严重为害。

当褐飞虱为害轻时,水稻茎秆上会出现许多褐色斑点,稻丛下部变成黑褐色,植株变矮。当褐飞虱为害重时,水稻植株衰弱,下部变黑,茎秆枯死,成片倒伏,形成"冒穿",将导致大幅度减产。

生产上,褐飞虱为害多从稻田中间点片发生,向田边蔓延。群体大、氮肥多、植株贪青柔软的田块受害较重。

褐飞虱防治策略是压前控后,防治适期以若虫盛发期施药效果最佳。具体用药可参照各地的农资供应资料。


防治好水稻褐飞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水稻   若虫   蜜露   口器   唾液腺   淡褐色   成虫   植株   氮肥   病害   汁液   成片   田间   稻田   发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