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为何会成为癌细胞禁地?原来它根本不给癌细胞任何机会

我们身体之中有许多器官,随着时间的推移,都有可能发生癌症。

然而,有一个器官却令人惊奇——心脏,几乎很少发生癌症,为何心脏不易发生癌症?今天就聊聊这个话题。

心脏为何会成为癌细胞禁地?原来它根本不给癌细胞任何机会

心肌细胞自我复制极慢,细胞突变风险低

首先,介绍一个纽约医学院的发现:心脏分布着不断赋予其活力的干细胞,在人的一生之中,这些干细胞至少更新3-4次,按80岁寿命来算,大约20年更新一次。

而看看其它的一些器官干细胞更新时间,似乎可以发现一些蛛丝马迹:肺2-3周,皮肤2-4周,肝脏5月,肠道2-3天。

上述数据对我们了解心脏为何不大发生癌症有了很好的解释。我们知道,癌症的发生是遗传物质DNA在其复制、转录时发生错误的产物,癌症通常出现在代谢和分裂活跃的细胞里。

心肌细胞是一种“终末分化细胞”,通俗说法就是心肌细胞在人体出生后就不再分裂增殖,数量保持不变。

心肌细胞一般也不会发生凋亡,除非遭遇供血不足、身体炎症伤害等因素,在此情况下,也是通过心脏干细胞进行补充,而不是通过细胞分裂的方式完成缺损细胞的补充。

这意味着心肌细胞自我复制的速度极其低,自然,自我复制的速度极其低,细胞发生突变风险也非常低,自然难以癌变。

心脏为何会成为癌细胞禁地?原来它根本不给癌细胞任何机会

血液循环快,癌细胞不易在心脏停留

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心脏与血管之间构成了一个相对密闭的血液循环系统,相对于肺、胃、肝等脏器,很难接触到外界的污染物质。

加上流经心脏的血液往往都是经过肝脏、肾脏净化的血液,这使得致癌物质不容易到达心脏,难以对心脏造成伤害。

此外,作为人体的动力源泉,心脏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并持续不断地将血液运输到身体的每一个部分。正因为如此,很少有物质可以在心脏处停留,这也包括癌细胞,因此,几乎很少有转移的癌细胞停留在心脏,换句话说,心脏也很少有癌细胞转移与此。


心脏并非癌症禁地:这些癌症可能累及心脏

当然,心脏不易生癌也不是绝对的!发生于乳腺、肺部或者纵膈内的原发性或者继发性恶性肿瘤随着体积的增大,也可能直接累及心脏,不过临床判别率并不高,主要原因如下:

  1. 临床医生对其发病率存在低估;
  2. 肺癌侵犯心脏常常是隐匿的;
  3. 心脏的受侵往往与冠心病、心脏瓣膜疾病临床表现类似。
心脏为何会成为癌细胞禁地?原来它根本不给癌细胞任何机会

根据国外的尸检资料报告,身体各个器官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大约1.5%-25%发生转移,以肺癌和乳腺癌为最高。

总之,由于心脏几乎不发生分化,心脏结构相对封闭,心脏血液的高度流动状态,故而发生恶性肿瘤的概率非常低。这与身体的某些组织如消化道器官如食道、胃、大肠,呼吸器官如喉、支气管、肺等由于本身细胞分化速度较快,并且与外界相通,易于接触有害物质,其发生癌变的风险形成鲜明的对照。


更多癌症、健康相关知识请继续关注【李医生聊防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癌细胞   心脏   原发性   恶性肿瘤   干细胞   禁地   肺癌   心肌   癌症   器官   细胞   血液   物质   身体   速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