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专家突发心梗猝死!救人无数,为何救不了自己3个教训需汲取

就在5月17日,我的一位前同事,关系很好的一位心脏科主任医师,在家中不幸去世,享年才52岁。英年早逝,给整个家庭和喜爱他的患者带来无限悲伤。

这位专家从来没有说自己身体哪里不舒服,不像有的冠心病患者经常心绞痛,没有症状,其实并不好,没有危险报警信号,更容易忽视。如果知道会有这样结果,还能让这样的事情在自己的身上发生?

心脏专家突发心梗猝死!救人无数,为何救不了自己3个教训需汲取

医生也是人,也会有个人的兴趣和爱好,或者是不良嗜好。比如他爱好抽烟;不太注意饮食控制;平时运动很少;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属于典型的三高人群;工作压力大不知道释放压力等,这些其实都是经典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危险因素越多,10年患心血管病的风险越高。

总结身边经常发生的类似的事件,作为我们普通老百姓,如果有三种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有三个教训需要汲取:

第一、 必须把自己当作高危人群看待!

因为你没有发病不等于没有病,在多因素共同作用下,我们的动脉血管很容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如果不注意,随时都会出现血管内斑块破裂,堵塞血管,如果发生在冠状动脉,那就会出现冠脉堵塞,发作急性心肌梗死!如果这个血管是相对小一点的血管,或者不重要的血管,可能就是心绞痛的症状,不会导致生命危险,但如果出现冠脉的主干堵塞,就像一棵树从树干砍断,心脏完全没有血液供应,心跳立刻停止跳动!根本不会给你抢救的时机。像很多名人的猝死,大多数是这种类型。

心脏专家突发心梗猝死!救人无数,为何救不了自己3个教训需汲取

因此,对于这类高危人群,一定要每年定期体检,并且要进行专科体检,就像汽车大修一样,把你的冠状动脉做个CT,必要时做个冠脉造影,看看给你心脏发动机提供营养和氧气的冠状动脉血管有没有狭窄。

第二、 必须减少危险因素!

除了年龄因素、性别因素、遗传因素不能改变外,其他危险因素多数能够改变,因此,严格控制吸烟,积极限制饮酒,控制高脂肪饮食,加强运动锻炼,减少精神压力,危险因素越少,发病风险越低。

心脏专家突发心梗猝死!救人无数,为何救不了自己3个教训需汲取

第三、 认真控制合并症!

因为高血压控制不佳,会造成细动脉硬化,血管出现玻璃样变;对于小动脉产生弹力纤维增生,诱发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并出现动脉粥样硬化。

糖尿病的血管病变是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最常见的血管病变有心血管病变,脑血管病变,肾脏、视网膜及皮肤的微血管病变等,这也是导致糖尿病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心脏专家突发心梗猝死!救人无数,为何救不了自己3个教训需汲取

严重的高脂血症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造成血管内皮损伤,斑块不稳定,出现斑块破裂,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血管事件。

总之,对于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朋友来说,平时一定要提高自身的健康素养,科学对待潜在的健康问题,让自己活得既有宽度,又有足够的长度,让人生更加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心脏科   心脏   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   心绞痛   心血管   动脉   救人   狭窄   血管   症状   糖尿病   患者   教训   人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