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便秘对身体的危害


大便秘结对人身体健康危害甚大,常常引起头疼、头晕、全身不适等症。健康的人每日排出成形的粪便一次至二次,如次数减少或间隔多日且量数减少者,则为便秘。 一个正常人的肠活动力差别很大,食物入胃二至七小时即全部排入小肠,小肠于二至四小时内将食物完全消化,未被消化之残余渣滓,以液体状而进入盲肠;结肠的生理作用主要为吸收水份,粪便于结肠内通行时间往往因人而异。通常需一至三日。如肠之活动力过强,粪便通过甚快,水份未能适量吸收,粪便遂不成形而呈泻泄;如肠蠕动缓慢则水份吸收过多,粪便遂干硬而为便秘。 便秘有一时性及慢性之区分,一时性的便秘乃续发于其他疾病,如胃肠性疾患,神经衰弱及其他脑神经病症,伤寒及一般热性病皆可并有便秘症象。慢性的便秘,则多见于生活状态不规则的人,这与职业很有关系,不喜欢运动和不甚作体力劳动的人因为缺乏运动或常服泻药,以致结肠肌能减弱,活动力不足,一般腹部无痛苦,而为一种习惯,无力性便秘。 古人对大便秘结认为是:火邪伏于血中,津液亏少,致令肠胃干燥而大便难也。巢氏病源候论:“大便难者由五藏不调阴阳偏有虚实,谓三焦不和则冷热并结故也。胃为水谷之海,水谷之精,化为荣卫,其糟粕行之于大肠以出也。五藏三焦既不调和,冷热壅涩,结在肠胃之间,其肠胃本实而又为冷热之气所结聚不宣,故令大便难 也。”前人的理论虽不与今日生理完全吻合,然亦知“水穀之精,化为荣卫,其糟粕行之大肠以出也。”根据其长久的临床经验而辨为阴阳虚实风热诸因,治疗的方法,也随症变化,所谓“脏腑之秘,不可一概治疗”。张仲景的下法,更能详察症状,变异施治,为后人立法。如其所谓阳明症,热蓄于胃,胃中燥裂,津液亏耗。若见发渴谵语、潮热胀满,脉实等症之用三承气汤;若下后或发汗后而大便仍不通者则用蜜煎导或猪胆汁导法;又若病人欲吐未全入腑,虽有阳明症不可攻之;若瘥后食早,胃气不能运行及病后血少,肠胃燥濇而不大便者,又宜分别用消导或滋润之剂。内经对大便秘结的原因及治法也有如下的记载:“……津液耗竭而燥结矣,又饥饱劳役损伤胃气及食辛热厚味之物而助火邪,伏于血中煎熬真阴,皆能使大便燥结;又有年老阴血不足而燥者,惟当补而润之,不可用峻利之剂;又大便燥结者不得发汗,汗则重亡津液秘结而死矣。” 由此可知古人对用通便之法非常注意其原因和兼症,且施用泻下剂时对药量轻重也常常照顾到病人的体质、脉症、和年龄。例如大论所谓:与承气汤一升,若不转失气,明日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又如太阴篇所谓:太阴病脉弱,其人谈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減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中医对泻下之剂,虽不能深知其化学成分及药物在人体的药理作用,但是,根据多少年来的经验,结合了病人的全面症状、脉象,参酌了病人的体质,和原因,而施用药物治疗,苟治之得宜往往应手而瘉。兹将一般的治疗便秘的方法,简单分述如下: 一、脾约麻仁丸:治肠胃热燥、大便秘结,厚朴、枳实、芍药、杏仁、麻仁、大黄; 二、润肠丸:治脾胃伏热秘结,桃仁、麻仁、归尾、大黄、羌活、升麻、郁李仁、红花; 三、五仁丸:治津液枯竭、大肠秘结、桃仁、杏仁、柏子仁、郁李仁、松子仁、陈皮;以上为缓下润肠之方剂。 四、厚朴汤:治不能饮食、大便秘、小便清、胃虚气胀,陈皮、半夏、枳实、厚朴、白术、甘艸; 五、四磨汤:治气滞腹急、大便秘结、沉香、木香、槟榔、乌药; 以上治胃肠消化不良而秘便者。 六、走马汤:治腹胀大便不通,巴豆、杏仁;(巴豆性猛宜慎用之) 七、番泻叶:一味服二钱以上即可大泻,刺激肠壁甚剧,多令人腹痛; 八、大承气汤:治大便硬腹满而痛,所谓阳明实证,大黄、芒硝、厚朴、枳实; 九、凉膈散:治目赤头眩、口疮唇裂、衄血、大便秘、连翘、大黄、芒硝、黄芩、薄荷,梔子、竹叶、甘艸、生蜜; 十、当归龙荟丸:治实热大便秘结,小便涩滞,头晕目眩、胸肋作痛,全归、龙胆、黄柏、芦荟、黄芩、大黄、青黛、木香、麝香; 十一、更衣丸:治津液不足、胃肠干燥、大便不通,朱砂、芦荟; 以上皆较为峻利之剂,若非实证不宜用之。更可以利用泻下的药物刺激大肠使之充血,对全身或上部充血症状可以减轻,而起到所谓“上病下取”的诱导作用。且有峻下药因刺激性很强,常致腹痛及盆腔充血,并有刺激子宫的作用。 十二、苁蓉琐阳粥:治老人阴血不足,大便燥结,肉苁蓉、琐阳煮粥服,或去琐阳加当归用之甚效; 十三、陈耆汤:治同前,黄耆、陈皮、麻仁、白蜜; 十四、半硫丸:治年高虚秘冷秘,半夏、硫黄; 以上为年老肠机能衰弱,所谓“阴血不足而燥者”之治法。 十五、大黄附子汤:治肋下偏痛、发热、大便结,其脉紧弦,温下之法也,大黄附子、细辛; 此为固心脏、防虚脱之下法。 十六、备急丸:治寒气冷食稽留胃肠,胸满腹痛,便秘,巴豆、干姜、细辛; 此方治所谓“阴结”,病人欲坐井中,二脉按之虚或沉细而迟者,用时切宜谨慎。 十七、蜜煎导或猪胆汁导法,服泻药困难而燥糞不得不排除之际可以用导法。 以上所述系一般治便秘,根据临床经验实用而效力比较确切的一些方药。 中医本身虽然不完全知道这些方药的药理作用,不能详细分别何者为刺激性泻药,何者为滑润性泻药,何者为容积性泻药;但是,每于临床应用之时,往往得手应心,亦能灵活运用,而具有相当准确的峻泻剂(是有强烈刺激性,产生流体的粪便)、清泻剂(促进肠蠕动增加排便次数,并使粪便成为半固半流体型)、轻泻剂(没有刺激性,仅使肠蠕动稍微增加或使肠壁滑润,增加排便的次数)的功效。并且于临床应用上照顾到病人身体强弱,病人的的反应,而处方的药味剂量予以相适应的加减。而达到治疗目的。 有的病人的体质不同,而这些方剂有时也很难精确严格地划分。因为泻药的强弱常与个人的反应有关系,如以小剂量的峻泻药可以产生轻泻作用,同时清泻药用于肠敏感的人,可以发生类 似峻泻的作用。 一般泻剂用时每每妨害营养物之吸收,故身体虚弱者,不可妄用,然而如中医所用的,如肉苁蓉,半硫丸、等则因人施治,可收其功效而免此流弊。 泻下之剂治疗便秘,系针对症状以取得一时排便之目的。如果常用或滥用泻剂,不但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反而会造成许多胃肠疾患。按人体生理来讲,有的人三天或一至二周不大便,毒物亦不会即被吸收,对人体亦不致有太大不良影响,因为糞在结肠内已成固体或半固体,毒物几乎不可能在体内吸收,既或有少量被吸收亦为肝脏滤过解毒。至于数天不排便所引起的身体不适、头痛恶心等,并非自己中毒,而是神经质的人,自己所感觉的种种不确定症状。因此,治疗便秘,除药物随症治疗之外;必须根据其不同的原因注意饮食改善,适当的体力劳动和养成排糞的习惯,而不应完全依靠用泻下的方法。

漫谈便秘对身体的危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承气汤   枳实   厚朴   泻下   津液   结肠   泻药   大黄   粪便   刺激性   大肠   胃肠   肠胃   大便   病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