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眼科的一些体会

祖国医学是数千年来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和疾病斗争的积累经验,它有着极丰富的内容,今天党和人民政府号召我们学习中医,这完全是正确,而最近读了一些中医眼科方面的书籍,但是了解的还不够,今后更应该进一步的学习。现在仅将我个人的初步体会谈出来,错误之处,当所难免,希望予以指正!

中医眼科简史

中医眼科在殷商时代(公元前1400-1500年)在甲骨文中就有“疾目”的记载,远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治眼病的药物,例如“细辛明目利九窍,蒺藜明目,黄连治目痛泣出,决明子治青盲目瑶白膜眼赤,丹砂,益气明目,瞿麦明目去翳,戎盐主目痛”。又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眼的叙述,例如“诸脉者皆属于目,肝受血而能视(五脏篇),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竅于目(金匮真言),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目系(寒热病篇),目者宗脉之所聚也(口问篇),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大惑论),目不明热不已者死(热病篇),肝病者虚则无所视(藏气法时论),命门者目也(五脏篇)等,这都是极有价值的经典著作。战国时代(公元前405-221年)有扁鹊(秦越人),根据扁鹊传说:“扁鹊过雒阳关即为耳目痹医”,东汉时代有名医华佗(公元145-208年),相传创立眼科,实际他是一位外科学家,隋代(公元589-618年)有陶氏療目方和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都谈到了内障(青光眼),夜盲症(雀目)等眼病,唐代(公元618-907 年)因为佛教信仰关系,印度和我国文化得以交流,中印两国在眼科上互受影响,不特在刘禹锡的诗“光明咒龙挂菩萨论”等作品中,都反映了眼科材料,就是在眼科著作中也加以丰富了,例如王焘的外台秘要中有了砂眼倒睫的叙述,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有了眼病的原因和治法,约在此时有银海精微,乃为眼科专书,都说是孙思邈所撰,但是根据四库全书总目说:“银海精微旧本题唐思邈撰,唐宋艺文志皆不著录,思邈本传亦不言有是书,其曰银海者,盖取目为银海之义”,可是这书的后部方药杂论是齐一经所增加的,齐氏在银海精微引中也提到不知是何人所撰,他认为眼科是一种精细工作,不论银海精微是何人所作,而其内容上却非常丰富,共论眼病八十一症,对于砂眼角膜血管翳、翼状胬肉、角膜软化、虹膜睫状体炎、青光眼、玻璃体混浊等,都说得很好。其他在此时期有龙木论一书,亦是眼科专著,为葆光道人所著,后世学眼科的多以此书为准绳,由此可知其价值了。宋代(公元960-1297年)严用和在济生方中有目病论治,同时在太医局九科学生内已有二十名眼科的定额。金代刘元素(公元1120-1200年)在医方精要宣明论中将眼病分门别类,他和张子和对眼病的治疗主张治火。元代(公元1206-1294年)李东垣对眼病主张缓和治疗(脾土论)。明代(公元1368-1627年)我国眼科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眼科的著作较多,例如张景岳的景岳全书,陈修园的七十二种里的秘本眼科七十二症全书,倪维德的病机启微,徐春甫的古今医统,但是内容丰富的要算是傅仁宇的审视瑶函(眼科大全)和王肯堂的六科准绳,清代(公元1627-1840年)眼科的书也不少,例如医宗金鑑,邓苑的眼科全书,黄严的眼科纂要,王子固的眼科百问等,这些著作多根据前人之说,加以丰富或提出个人见解。

中医眼科的解剖

我国眼科的解剖虽未见专题记载,却有“五轮和八廓”,其中所谓“五轮”乃是以眼的解剖所规定的名称,在五轮中说:“大小眥为血轮属心,黑睛为风轮属肝,瞳仁为水轮属肾,白仁为气轮属肺,上下睑胞为肉轮属脾,”由以上的解说和现代眼科比较,名称不同,而部位一样,血轮指的内外眥部,风轮指的角膜,水轮指的虹膜、瞳孔和房水,气轮指的球结合膜,肉轮指的上下眼睑。至于其他部位的解剖,也可以由我国医书中知道,将巩膜叫白膜,虹膜叫黄仁,色素层叫睛膜,视网膜叫视衣,水晶体叫睛珠,玻璃体叫神膏,视神经和视路 叫目系,眼肌叫约束,眶内软部组织(探奴氏囊)叫里撷。由此可分析我国眼科对于眼的解剖是经过实地观察的。至于在五轮的肉、血、气、风、水中又和心、肝、脾、肺、肾相连击,其用意在治疗眼病要注意到五脏的变化,这也等于现代眼科的眼与全身疾病。

中医眼科对于眼病的原因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生食五辛,接热饮食,热餐面食,饮酒不已,房事无节,极目远视,数看日月,夜视星火,夜读细书,月下看书,抄写多年,雕镂细作、博奕不休,久处烟火,泣泪过多、刺头出血,都是丧明之本”,以及“驰骋田猎,冒涉风霜,迎风追兽,日夜不息者,亦是伤目之媒。”这都具体的提出了眼病的原因,更正确的指明了眼病的预防。我们可以归纳以下“生食五辛等”可以影响眼病的症状加重;“饮酒不已”可以发生中毒性弱视;“数看日月,夜视星火”可以发生强光性结膜炎、日光性视网膜炎;“极目远视,夜读细书,月下看书,抄写多年,雕镂细作”都可以形成屈光不正和视力疲劳;“博奕不休”可以发生眼睑缘炎、泡性结膜炎、慢性结膜炎;“久处烟火”可以发生结膜炎和砂眼等;“热餐面食”可以发生夜盲。 审视瑶函中说:“按目病有外伤者,风、寒、暑、湿、燥、火,患者目暴发痛,白睛红肿,酸泪赤烟,”这说明了眼病外因性的感染而发生的急性结膜炎和眼睑缘炎,又说:“内伤者喜、怒、忧、思、悲、恐惧,此七情也,患者有致翳膜障朦白珠不红,瞳神大,视物昏花,”这说明了由于外在环境引起了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的不能调和(七情),而发生的青光眼,这完全合乎巴甫洛夫的机体内外环境统一的学说。 关于最常见的倒睫和眼睑内翻在眼科要纂中说:“痒痛不时,两手内磨擦睫毛倒入”,眼科百问中说:“倒睫者,眼乃松弛,睫毛倒碍白珠”,眼科大全中说:“上下睫之内急,紧缩而不解,上下睫之外弛宽纵而不收,上下睫既内急外弛,故睫毛皆倒而刺里”。由这几本书中归纳倒睫和内翻的原因有三:(一)不卫生的揉眼,(二)眼睑皮肤 的松弛(外弛),(三)眼结膜和眼板的瘢痕收缩(内急),这都和现代眼科的原因是相同的。 银海精微在小儿疳眼中说:“贫贱之家岂有是患者何也?所食之物不消不化,先伤于脾,致腹胀于后,发热至夜半方退,日久头发稀疎,转作泄泻频频则渴,至伤肝、胆,眼之白仁鲜红,羞明怕光,渐生翳膜,遮满黑珠,或突起如黑豆香菰之状。”这分明指的小儿由于消化不良引起慢性肠炎,而致全身缺乏维生素甲,而引起角膜软化穿孔的虹膜脱出。

中医眼科对眼病的症状

我国眼科在疾病症状的记载上,一般扼要而具体。但是有的疾病的名称,是根据症状而定名的,所以不免有重复之处,今将常见的分列于后,和现代眼科的症状比较起来也是一样的。 一、一般的症状: 1.血灌瞳仁(前房出血) 银海精微说:“血灌瞳仁者,因毒血灌入金井瞳仁水内也,指如水流入井中之状,清浊相混,痛涩红光满目,视物濛濛,如隔绢看物,若烟云雾中。” 2.白珠俱青(睫状充血) 眼科大全说:“此症乃目之白珠忽变青蓝色,病症尤急,盖气轮本白,被淤邪蒸逼,走入珠中,入于气轮之内,故色青变蓝,瞳神必有大小之患,失治者瞳神损而终身疾矣。”(乃指急性充血性青光眼或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睫状充血) 3.蝇翅黑花或云雾移睛(玻璃体混浊的飞蚊症) 眼海精微说:“眼中神水之中,荡漾有黑影或蝇翅者。” 眼科大全说:“此症谓人自见目外蝇蛇,旗旆蛺蝶条环等状,其物色或青黑粉白微黄者,在于眼外空中飞扬缭乱,仰视则上,俯视则下也。(现代眼科谓飞蚊症为反方向移动如果混浊多时不一定都是这样) 4.状若鱼胞(结膜水肿) 眼科大全说:“此症气輸肿起,不紫不赤,或水红,或白色状,若鱼胞。” 银海精微说:“白仁生虚翳,四围壅朝状黑睛凹入白仁红翳涩难开。” 5.萤星满目(闷灼性暗点) 眼科大全说:“此症谓人自视目外有无数细细红星,如萤火飞缭乱也,甚则如灯光扫星矣。” 6.胞虚如毬(乳头肥大) 眼科大全说:“此症谓目浮肿如毬。” 7.黑翳如珠(虹膜脱出) 银海精微说:“水轮突起黑翳如豆如珠。” 8.瞳神侧背(梨形瞳孔) 眼科大全说:“此症专言瞳神歪斜不正,或如杏仁枣核三角云也,乃肾胆之神膏所损,瞳神将尽矣(指虹睫炎之后粘连)。若风轮破损,神膏流没,致瞳神欹侧者,必有蟹睛在焉,蟹睛出而瞳神不得复原(指角膜溃疡性的穿孔虹膜脱出的前粘连)。 9.雀盲(夜盲) 眼科要纂说:“昼视通明,夜视罔见。” 10.玉翳(角膜白斑) 银海精微说:“白翳遮满瞳仁,如玉色相似。” 二、疾病的症状: 1.胞轮振跳症(睑痉挛) 眼科大全说:“此症谓目不待人之闭合,其自率振跳也。” 2.皮翻粘睑(眼睑外翻) 眼科大全说:“此症目皮反转,贴在外睑之上,如舌试唇之状。” 3.天行赤热(急性加答儿性结膜炎) 银海精微说:“此症目赤痛或胞肿,头重怕日羞明,泪涕羞明,交流病症,一家之内一里之中,往往老幼相传(指家族感染和流行性感染)。 4.胬肉攀睛(翼状胬肉) 银海精微说:“血滞于大眥,弩肉发起时多痒,因手擦摩,弩肉渐渐生侵黑睛。” 5.瞳仁干缺(慢性虹膜睫状体炎) 银海精微中说:“全井不同,上下东西如锯齿偏缺参差,久则渐渐细小,视物濛濛,难辨人物。” 6.银障症(白内障) 眼科大全说:“此症专言瞳神中之白色内障也,轻则一点白亮,或如银星一片,重则瞳神皆雪白而圆亮者,一名圆翳内障,有仰月、偃月,变重为圆者,有一点从中起视物渐昏。”不特说明内障形状和发展并指出影响视力。 7.聚星障症(点状角膜炎) 眼科大全说:“此症黑睛上有细颗,或白或微黄色,但微黄者,急而变重,或连缀,或团紧,或散漫。” 8.睑生风粟(砂眼) 眼科大全说:“粟疮、胞内起粒,粒似金珠,细颗似脓未却软。” 银海精微说:“睑胞之间,渐生风粟,如米, 甚如杨梅之状,摩擦瞳仁黑睛。” 袁学渊医书说:“……胞睑之间,渐成风粟,如麻如米,如杨梅之状(乳头滤泡期),摩擦瞳仁,黑睛生翳(砂),久久渐昏,流泪不止(自觉症状)。 9.垂廉翳(砂眼角膜血管翳) 银海精微说:“眼赤涩泪出,瞳痛无时,为睛白红色。”又说:“胞成下垂,羞明怕日,虽举不能,黄膜渐长,遮瞒瞳仁。” 眼科大全说:“赤脉从白轮贯下也,而黑珠上边从白际起障一片,仍有赤丝牵绊。”(新生血管和细胞侵润合并发生)

中医眼科的治疗

一、全身疗法:中医对于眼病着重在全身内服疗法,其处方药物之多。约有七百多种,因此在这一方面有着极丰富的资料,由于处方药过于错综复杂,使初学者难以短时间可以知其确实效用,不过羊肝汤治疗夜盲症,三黄汤治疗细菌性结膜炎,乳香、没药细辛可以镇静止痛,我们在许多处方之中常常见到,蒺藜、决明、兔丝子、菊花、夜明砂、蝉退、海螵蛸、茺蔚子可能都对眼病是有效的,今后应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其有效成分,以便推广。 二、局部疗法:1.药物疗法:在局部用药方面分点、洗、涂、膏、散、糊、燻等剂,并且在制作上和应用法上都说得很详细,有许多药的确和现代许多药有些相同,例如黄连可以杀菌消炎,铜绿相近硫酸铜,明礬可收敛,酷礬内含硫酸锌,炉甘石含碳酸锌,乳香、没药可能有麻醉作用,胆剂可收敛,五倍子有酸,其他如冰片、白丁香、朱砂、石燕、琥珀、玛脑、珍珠等多属矿物,也应该进一步研究。2.手术疗法:唐代的时候,就对眼睑内翻和倒睫采用着拔睫法,阿膠转移睫至方向法,竹板夹皮法,就是在现在的偏僻地方还常应用着,乡村中遗留的挑疗疮,乃是在促进泡性结膜炎的泡疹粒化破溃,早期治愈,不过这些方法有时乱用,还是不对的。中医眼科在手术方面一般分钩、剪、割、针、、挑,对于胬肉、砂眼、麦粒肿、霰粒肿、砂、浆液细胞瘤等,多用钩剪割挑,对于白内障便采用针的拨法,在眼科大全中说:“内障,名字随形分十六,龙木禅师早推穷,灵药千般难生效,金针一拨白当空。”由此可知我国眼科手术的精巧了,关于对白障的针前检查、针术、针后、处理都有宝贵的说明,就拿针后的搭头枕,这种用具说,都是在现代白内障手术后,应该采用的。其他还有针灸疗法,也应用眼科,对于结膜炎靛眼虹睫炎的刺激症状等,都是有效的,这样不必介绍了。

参考资料1.黄帝内经 王 冰2.中国医学史 陈邦贤3.中医杂志 55.1.号4.眼科纂要 黄 严5.千金要方 孙思邈6.本草三家注 叶天士等7.眼科大全 傅仁宇8.银海精微 陈 滋9.梅氏眼科学 陈耀真10.中国历史纲要 尚 11.中华眼科杂志 55,3月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扁鹊   眼科   内障   砂眼   中医   虹膜   结膜炎   精微   瞳仁   眼病   角膜   眼睑   公元   症状   大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