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初步经验介绍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初步经验介绍

俞尚德

  本文是作者整理了门诊中的二十二个消化性溃疡病例,择其中四个病例报告其治疗经过及治疗效果。本文内容曾在杭州市第三次中西医学术座谈会上作过介绍,兹录投本刊,请大家研讨指正!  

病例介绍

  病例一:龚××,女性,35岁,杭州人,职业小学校长,门诊号2476,初诊日期1954年7月19日。  主诉:胃痛史已有七八年,时发时愈,常有嗳气泛酸,1952年11月间曾有呕血,自己服用单方而止,但胃痛和泛酸仍时常发作。1953年2月间经杭州市人民医院X线检查,诊断为胃溃疡。以后吃过许多中西药物,胃痛和泛酸仍时发时愈。1953年11月间又呕血,仍自服单方而止。后在保健所用溶血疗法六七次,效果不显。1954年4月起,胃痛比过去转重,泛酸也增多,经保健所检验大便潜出血阳性,共服氢氧化铝片三四百片,症状没有解除。以后食量渐渐减少,至7月初旬,又发现呕血。  初诊时症状:呕血已止,上腹部饱胀疼痛,泛酸甚多,食欲很差。脉象弦细,舌苔薄腻,给以健胃制酸止痛的治疗,处方如下:(药品分量以市钱为单位,后均同此)  炒白术1.5炙甘草1.5蒲公英4.0京赤芍2.0陈香橼1.5煨木香1.5甘松香1.0炙鸡金2.0吴萸0.4川连0.6(同炒)煆瓦楞子4.0煆白螺蛳壳4.0煎服二剂  7月21日复诊:上腹部胀痛均减轻,行动时比较疼痛,泛酸已减少,处方如下:  照前方炙甘草分量增为2.0煎服三剂  7月24日三诊:上腹部在休息时已不感觉胀痛,劳动时有钝痛和嘈杂感,已没有泛酸,食欲仍不振,处方如下:  炒党参2.0炒白术2.0炙甘草1.5蒲公英4.0京赤芍1.5煨木香1.5沉香粬3.0陈香橼1.5生鸡金2.0吴萸0.4川连0.6(同炒)煆白螺蛳壳4.0煎服三剂  7月27日四诊:上腹部胀痛已完全消失,亦无泛酸及嘈杂感。月经来潮,颜色紫黑,下腹部酸痛,处方如下:  炒党参2.0炒白术2.0炙甘草1.5煨木香1.5陈香橼1.5生鸡金2.0京赤芍1.5制丹参1.5蕲艾绒0.7煎服三剂  7月31日五诊:月经已净,下腹部酸痛已解,胃病情况安好,因服煎药太苦,改用丸剂,处方如下:  香砂六君丸17.0左金丸3.0将二种丸药和匀,每日午饭及晚饭前一小时,各用开水吞服二钱。(五日量)  以后来诊,照前方共服20日。该病员于同年9、10、12月及本年(1955)6月来就诊其他疾病,询知胃病未复发。  病例二:姜××,男性,28岁,浙江金华人,职业机关职员,门诊号3833,初诊日期1954年9月3日。  主诉:1949年下半年起,常觉上腹部疼痛,时发时愈,吃生冷食物较甚,常有嗳气,泛酸。1950年12月间。上腹部疼痛转甚,并有呕血,经杭州市人民医院X线检查肺部,未发现病变。后来常在保健所服药治疗,并使用组织疗法,上腹部疼痛比较减轻,但受凉或吃不易消化食物都会使疼痛增剧。1954年4月经杭州市人民医院检验大便,诊断为胃溃疡,仍在保健所用药片、药水及使用组织疗法,并用溶血疗法20余次,食欲比较增加,但症状始终未解除。  初诊时症状:上腹部有饥饿痛,烧灼感,嗳气,泛酸,进食则可暂时缓解,头晕,脉象细,舌苔薄滑,处方如.下:  炒党参2.0炒白术2.0炙甘草2.0蒲公英3.0煨木香1.5陈香橼1.5甘松香1.0吴萸0.4川连0.6(同炒)煆白螺蛳壳4.0生鸡金2.0京赤芍1.5煎服三剂  9月6日复诊:上腹部饥饿痛减轻,仍有烧灼感及嗳气泛酸,处方如下:  炒党参3.0炒白术2.0炙甘草1.5煨木香1.5甘松香1.0沉香粬3.0蒲公英3.0京赤芍2.0吴萸0.4川连0.6(同炒)煨益智仁1.0煆白螺蛳壳4.0煎服三剂  9月9日三诊:上腹部饥饿痛及烧灼感均已解除,仍有按压痛,已不泛酸,仍有嗳气,处方如下:  (照前方党参减少1.0,减沉香粬及煨益智仁 二味,加入陈香橼1.5)煎服三剂  9月13日四诊:上腹部按压痛减轻,仍有嗳气,其余情况安好,处方如下:  炒党参2.0 炒白术2.0 怀山药2.0 炙甘草1.5 蒲公英3.0 京赤芍1.5 煨木香1.5 川朴花1.5青皮1.5陈皮1.5吴萸0.4川连0.6(同炒)煅白螺蛳壳4.0 煎服四剂  9月17日五诊:上腹部按压痛已解除,仍有嗳气,其余情况良好,处方如下:  炒党参3.0 炒白术2.0 怀山药3.0 炙甘草1.5 蒲公英3.0 京赤芍2.0 煨木香1.5 生鸡金2.0 炒神粬4.0 吴萸0.4 川连0.6(同炒)煅白螺蛳壳4.0 煎服四剂  9月21日六诊:嗳气减少,其余情况均良好,照前方再服四剂  9月25日七诊:情况无变化,照前方再服三剂。  9月28日八诊:晨间有嗳气,其余情况均安和,处方如下:  照前方加入煨益智仁1.5煎服四剂  10月7日诊:近日下乡工作,虽数日未服药,胃病情况均安好,处方如下:  (照前方减除煨益智仁)煎服四剂  10月11日九诊:胃病情况安好,处方如下:  香砂六君丸21.0左金丸7.0二种丸药和匀,每日午饭及晚饭前一小时各用开水吞服二钱。(一星期量)  以后照前方继续服用至12月底,情况良好。该病员于本年(1955)4月及6月间曾来就诊其他疾病,询知胃病未复发。  病例三:胡××,男性,22岁,安徽省人,大学学生,门诊号5616,初诊日期1954年8月25日。  主诉:过去天冷时常觉胃部作痛,本年4月间胃痛连续半月,泛酸,经浙江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检查大便潜出血阳性,诊断为消化性溃疡,经服药及注射胎盘组织液30 次,胃部疼痛减轻,仍有嘈杂和饱胀感,六月间在校医室使用封闭疗法四次,亦无进步。  初诊时症状:常有泛酸,上腹部有嘈杂感,食量不多,食后有饱胀感,大便秘结,脉象细,舌苔薄滑,处方如下:  炒白术1.5 怀山药3.0 炙甘草1.5 蒲公英3.0 煨木香1.5 陈香橼1.5 吴萸0.3 川连0.5(同炒) 煅白螺蛳壳4.0 生鸡金1.5 瓜蒌仁泥3.0 煎服二剂  8月27日复诊:上腹部饱胀及嘈杂感均减轻,泛酸亦减少,大便仍秘结,处方如下:  照前方加入炒党参2.0,炒白术、生鸡金分量各增0.5,瓜蒌仁泥分量增1.0。煎服三剂。  8月30日三诊:上腹部饱胀、嘈杂感及泛酸均大减,大便仍燥结,处方如下:  照前方炒党参分量增1.0,炙甘草增0.5煎服三剂  9月1日四诊:上腹部饱胀已解除,嘈杂感更减轻,已不泛酸,大便仍燥结,食欲增进,处方如下:  照前方怀山药分量增1.0,加入麻仁泥4.0煎服三剂(本次处方于翌日服)  9月5日五诊:前日因不注意饮食,吃冷的干饭,曾一度有上腹部饱胀和泛酸现象,现已解除,微有嘈杂感,大便仍燥结,处方如下:  照前方加入冬瓜仁4.0煎服四剂  9月9日六诊:近数日上腹部微有饱胀和嘈杂感,略有泛酸,大便每日畅行,处方如下:  炒党参3.0 炒白术2.0 炙甘草1.5 蒲公英3.0 煨木香1.5 川朴花1.5 吴萸0.4 川连0.6(同炒) 煨益智仁1.5 煅白螺蛳壳4.0 生鸡金2.5 冬瓜仁4.0 瓜蒌仁泥4.0 煎服三剂  9月15日七诊:上腹部饱胀和嘈杂感均解除,也不泛酸,大便每日行,食量较增,处方如下:  照前方减除冬瓜仁煎服五剂  9月20日八诊:上腹部无饱胀及嘈杂感,亦不泛酸,食量渐增,处方如下:  照前方减除川朴花,加入怀山药3.0煎服五剂  9月28日九诊:间断三日未服药,略有泛酸,其余情况安好,处方如下:  香砂六君丸14.0左金丸6.0二种丸药和匀,每日午饭及晚饭前各用开水吞服2.0。(五日量)  服前方后,胃病症状均消失,该病员以后每月来就诊1一2次,至本年(1955)3月间停止,均照前丸方服用,精神转好,食量恢复正常,体重增加10市斤,在严寒冬令,也未复发。  病例四:金××,男性,29岁,浙江省人,机关职员,门诊号6555,初诊日期1954年12月8日。  主诉:胃痛史已有二三年,时常泛冒清水,吃冷的和硬的食物时较甚,常常在保健所服药治疗,1953年12月在保健所检查大便潜出血阳性。1954年1月7日突然昏仆,入杭州市人民医院住院,经X线检查为胃溃疡。以后仍常在保健所治疗。  初诊时症状:胃痛连续已经两旬,常发生在食后二小时左右,泛冒清水,大便间日一行,带黑色,脉象细,舌苔薄,处方如下:  炒白术2.0 炙甘草1.5 制川朴1.0 甘松香1.0 煨益智仁1.5 蒲公英3.0 瓜蒌仁泥3.0煎服二剂  12月10日复诊:胃痛时间减少,已不泛冒清水,大便每日一行,仍带黑色,处方如下:  照前方减煨益智仁,加入怀山药3.0,炙甘草分量增0.5煎服三剂  12月13日三诊:胃痛已极轻微,未泛冒清水,大便每日一行,转黄色,处方如下:  照前方炒白术分量增1.0煎服三剂  12月16日四诊:情况和前诊无变化,处方如下:  炒党参2.0 炒白术3.0 怀山药3.0 炙甘草1.5 制川朴1.0 甘松香1.0 蒲公英3.0 京赤芍1.5 瓜蒌仁泥3.0 煎服三剂  12月20日五诊:胃痛已解除,其余情况亦均安好,处方如下:  照前方炒党参分量增1.0,炙甘草分量增0.3煎服四剂  12月24日六诊:胃病情况良好,处方如下:  照前方炙甘草分量增0.2瓜蒌仁泥分量减少0.5煎服五剂  12月29日七诊:情况良好,处方如下:  炒党参3.0 炒白术3.0 怀山药3.0 炙甘草2.0 制川朴1.0 甘松香0.8 蒲公英3.0 煨益智仁1.0 瓜蒌仁泥2.0 煎服五剂1955年1月3日八诊:情况良好,照前方再服五剂。  1月8日九诊:情况良好,处方如下:  照前方减除煨益智仁 甘松香 煎服三剂  1月11日十诊:情况良好,照前方再服五剂。  1月17日十一诊:情况良好,处方如下:  炒党参3.0炒白术3.0怀山药3.0炙甘草2.0煨益智仁1.5煨木香1.0瓜蒌仁泥2.0煎服四剂  1月22日十二诊:胃病安和,处方如下:  香砂六君丸20.0午饭及晚饭前一小时各用开水吞服二钱  1月29日十三诊:胃病安和,因丸药吞咽不下,要求仍服煎剂,处方如下:  炒党参3.0 炒白术3.0 怀山药3.0 炙甘草1.5 煨益智仁1.5 淡吴萸0.7 煅蛤壳4.0煎服三剂  2月1日十四诊:胃病安和,处方如下:  照前方减除淡吴萸,加入蒲公英3.0。煎服三剂,间隔一天服一剂。  前述四个病例,是经过X线检查或大便检查潛出血阳性而诊断为消化性溃疡的,故在诊断上是确定的。  这四个病例,于服中药后,长期存在的症状都获得消失的疗效,于症状消失后,都经过一个时期的观察,没有复发,可惜没有再用X线检查,但从症状的消失和胃肠器官功能的调整来看,可以说是有了痊愈的效果。  杭州市同春坊联合诊所 (55)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初步经验介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甘松   赤芍   螺蛳   白术   木香   党参   山药   甘草   胃痛   蒲公英   处方   大便   腹部   分量   情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