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里的“时辰养生”

前言

中医自古以来讲究“天人相应”、人的作息应与天时相顺应,这一理念在最重要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里贯穿始终,尤其是“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这四段经文可谓是按时养生的入门指南了。时辰在中医里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季节的变换,更体现在子午流注的时辰;不仅体现在日常作息与节气、时辰规律相符,更体现在疾病的治疗也要遵循时辰,找出发病规律,在最佳时间进行治疗,是为“因时制宜”。

中医里的“时辰养生”

生理中的“因时制宜”

根据子午流注学说,一天中的十二个时辰与人体的十二条经络相对应,每条经络有着各自的主时,分别在其各自的主时里经气运行最为旺盛,其对应规律为: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最旺,丑时(1点至3点)肝经最旺,寅时(3点至5点)肺经最旺,卯时(5点至7点)大肠经最旺,辰时(7点至9点)胃经最旺,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最旺,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最旺,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最旺,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最旺,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最旺,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最旺,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经最旺。

中医里的“时辰养生”

子午流注学说的出现最早被用于指导临床针灸的“候时而治”,后来也逐渐用在指导人们一天的作息与自身脏腑气血、经气的运行相应:子时为人体的进入睡眠的最佳时间,丑时为肝脏排毒的时间,寅时进入深度的睡眠有利于呼吸道及肺部的清肃,卯时要养成饮水和排便的习惯,而辰时应补充一天的早餐,巳时脾经旺,有利于养血和吸收营养,故辰时的早餐需营养全面;午时养心,需进行短时间的休息,未时消化吸收功能最旺,故有午餐需饱说法,申时属膀胱,是一天中最重要的喝水时间,多饮水有助于膀胱排毒,酉时工作完需充足休息,戌时要保持心情愉快,亥时休息以修养生息。

治疗中的“因时制宜”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到“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东汉张仲景提出“六经辨证”强调了人体生理、病理与时间周期的关系;到了金元时期,李东垣更明确提出“夫百病昼则增剧,遇夜安静,是阳病有余,乃气病而血不病也;百病夜则增剧,昼则安静,是阴病有余,乃血病而气不病也”。中医发展到今天,越来越多人认识到时间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性,在治疗、给药的时机上也开始更有目的性地去选择。如对于癌症需要化疗的患者,选择在辰时胃经最旺的时候给药,能够减轻胃肠道对于化疗药物的反应,降低药物对胃肠的毒副作用。

中医里的“时辰养生”

如今,不仅是中医,现代医学也发现许多疾病的发生具有时间规律的共性,比如血压的昼夜节律、心律失常的昼夜节律与人体神经、内分泌调节的关系。2017年诺贝尔医学奖的获得者也正是因为在分子层面发现了调节细胞昼夜节律的蛋白质而收获这一殊荣。可见不论是过去还是今日,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时间的重要性是作为共性而存在的。

现代人如何按时养生?

对于生活、工作压力大、节奏快的现代人,时间往往不能把握在自己手里,熬夜、加班是家常便饭,出差、时差也难以避免,怎样做才能在一天里最大程度上地顺应自然和自身的节律变化呢?

1.如果必须熬夜,就多喝点水吧。

最好的入睡时间在子时,熬夜到1、2点,常常会损耗肝胆精血,久而久之容易出现肝胆之火上亢的阴虚之象。如果不能保证早睡,至少多补充点水分让自己的津液不致耗伤太过。

中医里的“时辰养生”

2.难以入睡,拍拍胆经

长期作息不规律,终于有早睡的机会,却迟迟难以入睡,这时可以敲打自己的胆经至微微发热,有助于更快、更好地入睡。

中医里的“时辰养生”

3.不能按时排便,也要按摩一下肠道

卯时是大肠经主时,建议养成在这个时间排便的习惯。但许多人早上着急上班,根本顾不上肠道的感受,时间一久,导致排便不规律或便秘。因此,早上起来,不管有没有便意,都顺时针按摩一下自己的腹部、点压一下肚脐两旁的天枢穴,有助于肠道的蠕动,逐渐养成早晨排便的习惯。

中医里的“时辰养生”

4.中午没有条件休息,就试试冥想吧

午时为心经主时,中午若能小憩片刻,对于调节压力、放松心情很有帮助。但许多上班族中午并没有午休的条件,那么,带上耳机,选一首舒缓的音乐或者冥想的声音教学,闭上眼睛让脑袋放空一会儿,也能缓解一上午的紧张压力,以更好的状态面对下午的工作。

中医里的“时辰养生”

参考文献:

[1]左彪,谭彪,肖尧,吴应彬,黄勇.浅谈2017年诺贝尔医学奖最新成果生物节律和中医传统时间医学的关系[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45):48-49.

[2]徐欢,马琍,李彦斌,熊建华.现代中医时间医学研究评述[J].江西中医药,2018,49(01):78-80.

撰稿:赖润民 徐浩

美编:赖润民


本头条号已开通私信输入关键词自动回复功能,欢迎在私信对话框中输入“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心力衰竭”、“早搏”、“房颤”、“心梗”、“心动过缓”、“心肌炎”、“神经官能症”、“颈动脉斑块”、“动脉硬化“、“眩晕”、“心悸”、“亚健康”、“穴位”、“检查”、“用药”、“中药”、“预防”、“饮食”、“养生”、“运动”、“住院”、“就诊”、“挂号”等关键词,查看往期精彩内容或相关提示信息。

注意:咨询具体病情的问题,因涉及病史、症状、检查、用药、诊疗经过等详细资料,故不能在此处回复,请在徐浩大夫网站(https://drxuhao.haodf.com)上传相关病历资料后咨询,谢谢您的理解!

关注“徐浩大夫”今日头条,了解更多健康科普!

专 家 简 介

徐浩,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心血管研究所副所长,西苑医院心血管一科主任,兼任世界中联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常委等职务。入选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荣获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高血压、心衰、早搏、心动过缓、阵发房颤、心肌炎后遗症、高脂血症、动脉硬化斑块、心脏神经官能症等;失眠、头痛、眩晕、咳喘、胃痛、便秘、自汗盗汗等内科杂病症及亚健康状态的中药调理。

出诊时间:中国中医科学院 西苑医院

(注:特需门诊可通过好大夫在线网站-徐浩大夫申请预约加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黄帝内经   时辰   子时   因时制宜   戌时   诺贝尔   辰时   中医   节律   午时   子午   肠道   大夫   规律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