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慢病”,不用太重视?


高血压是“慢病”,不用太重视?

高血压,在我们生活中越来越普遍了。你是否因此对它重视也降低了呢?




高血压虽属于“慢病”

所引起的并发症却不轻

高血压是“慢病”,不用太重视?

高血压可促进动脉硬化的形成及发展,逐步累及中动脉和大动脉。

心-高血压的持续存在使左心室负荷加重,日久引起左心室肥厚与扩大。最后引起高血压性心脏病,甚至心力衰竭。同时,高血压可促进动脉硬化发生和发展,引起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脑-脑血管结构硬化后尤为脆弱,易形成微动脉瘤,血压波动时破裂致脑出血。脑小动脉硬化和微血栓形成可致腔隙性梗死。脑中型动脉硬化易于血栓形成而产生脑梗死,颅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可造成脑栓塞。当血压急剧升高时可引起脑小动脉痉挛,使毛细血管壁缺血,通透性增加,易致急性脑水肿,形成高血压脑病

高血压是“慢病”,不用太重视?

肾-高血压形成后,肾小球入球小动脉玻璃样变性和纤维化致肾实质缺血、肾小球纤维化、肾小管萎缩,久之肾体积缩小,最终导致肾衰竭。恶性高血压时,入球小动脉及小叶间动脉发生增殖性内膜炎及纤维素样坏死,在短期内出现肾衰竭

视网膜-早期出现视网膜动脉痉挛,之后逐渐硬化,后期可出现视网膜出血、渗出及视神经乳头水肿

高血压早期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劳累时血压升高,休息后降至正常,随病情进展,血压持续升高。高血压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情绪易激动、注意力不集中、疲劳、心悸等症状。高血压本身除了并发症危害我们的健康外,高血压自身也有危重症。




高血压常见的危重症

高血压是“慢病”,不用太重视?

  1. 恶性高血压:多见于中青年。发病急骤,血压显著升高,舒张压≥130mmHg,头痛、视力减退、视网膜出血、渗出和视神经乳头水肿。肾功能损害明显,出现蛋白尿、血尿、管型尿,迅速发生肾功能不全。如不及时治疗,可因肾衰竭、心力衰竭或急性脑血管病而死亡。

2.高血压危象:由于交感神经活动亢进,在高血压病程中可发生短暂收缩压急剧升高(可达260mmHg),也可伴舒张压升高(120mmHg以上),同时出现剧烈头痛、心悸、气急、烦躁、恶心、呕吐、面色苍白或潮红、视力模糊等。控制血压后可迅速好转,但易复发

3.高血压脑病:多发生在重症高血压患者,多见严重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轻者仅有烦躁、意识模糊,或者一过性失明、失语、偏瘫等,严重者发生抽搐、昏迷。可能因为血压升高,超过脑血管调节极限,脑血管波动性扩张,脑灌注过多,血管内液体渗入脑组织,引起脑水肿及颅内压升高而致。



如何进行高血压判定呢?


高血压是“慢病”,不用太重视?

高血压传统定义: 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诊室收缩压(SBP) ≥ 140mmHg 和(或) 舒张压(DBP) ≥ 90mmHg。根据血压升高水 平,将高血压分为 1 级、2 级和 3 级。


高血压是“慢病”,不用太重视?

而在2017年的美国高血压指南中,

做出了以下调整:

高血压被新定义为≥130/80 mmHg。

120-129/<80 mmHg为血压升高。

130-139/80-89 mmHg为1级高血压。

≥140/90 mmHg为2级高血压。

指南变动的最大意义在于:提醒接到“高血压黄牌警告”的年轻人,尽早改变生活方式,及时干预获得健康人生。

对于高血压的重视是必要的,关于高血压如何监测,又有哪些建议呢?下一期我们将带您了解最新的高血压诊疗指南注意事项内容。

百年九芝堂,服务大健康,祝您健康、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高血压   收缩压   肾小球   视神经   心力衰竭   视网膜   脑血管   动脉硬化   水肿   乳头   动脉   头痛   血压   重视   发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