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 |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惊蛰 |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春雷响,惊蛰到,阳道兴,阴翳扫

国之重,岐黄宝,安宫效,纲纪昭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观田家诗》韦应物




惊蛰 |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斗指丁,太阳到达黄经345°,于公历3月5-6日交节,今年交节时间点为3月5日10:56:44,农历二月十二 。惊蛰就是春天的第一声惊雷,所谓“春雷惊百虫”,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时节已到仲春,春意渐渐的浓了起来。

北斗星是古时人们定方向、定季节、定时辰的标尺,二十四节气原以北斗七星斗柄的旋转指向确定。上古时代人们就掌握了“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的星象规律。因为造成斗转星移的原因是地球绕太阳公转,因此二十四节气与公历日期基本相符。

惊蛰,古时候最早叫做“启蛰”,汉朝时为了避汉景帝刘启的讳而改为惊蛰,唐朝时曾有短暂恢复,然后就以惊蛰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释说:“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惊蛰 |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惊蛰的三候是:“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桃始华,便是桃花盛开的意思。仓庚,就是我们常说的黄鹂鸟。仲春之时,天空尚不见飞翔的雄鹰,只看到鸣叫的布谷鸟,在古人的观念里,就好像是鹰变成了布谷鸟一样。

惊蛰始于雷,所以在古代的民间,在惊蛰前后也有很多祭祀雷神的民俗活动,比如贴上雷神的画像,摆上供品,以及去雷神庙里上香祷告等等。


节气养生

惊蛰 |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惊蛰时节,阳气如惊雷欲出,自然却春寒料峭,天地阴阳二气震荡剧烈;相应地人体阴阳消长也处于交替状态,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人体这种阴阳斗争最易削弱正气而致病,或诱发痼疾,故历代养生家很注重惊蛰养生。养生应顺乎阳气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

惊蛰时节各种细菌、病毒因天气回暖而滋生,极易引发流行感冒或其他传染病。传染病在古代称为春温,或者戾气。目前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卫健委诊疗方案就称为“疫戾之气”。

说到疾戾之气,不得不提到我国中医防治瘟疫的经典古方,即卫健委公布的此次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危重症使用的安宫牛黄丸。它由“温病四大家”之一的吴鞠通所发明使用,其实隐含着感人的“孝文化”故事。


“孝文化”故事

惊蛰 |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吴鞠通,名瑭,籍贯江苏淮阴(今淮安),清代乾隆嘉庆道光间人(终年79岁)。出身书香门第之家,青年时攻科举习儒,并未学医。十九岁的时候,父亲得了病,吴鞠通四处奔波寻医,家里积蓄花光,也没治好,甚至父亲临终前都没有诊断出到底得了什么病。身为读书人的吴鞠通伤心欲绝,既痛恨医者不专心钻研医术,又痛恨自己无能不懂医术。他守在父亲灵前,越想越难过,于是立志学医,“慨然弃举子业,专事方术”。守丧期间就开始研读《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希望找到父亲的病因。

乾隆48年(1783年),吴鞠通受聘到北京《四库全书》馆工作,负责检校医书。由此他每天加倍用心和投入,翻阅大量医书。当他看到吴又可的《瘟疫论》,又看到叶天士的《温热论》等温病理论书籍,他结合父亲的病症,心里逐渐明朗起来,为自己的才疏学浅感到羞愧,于是加深思考,主攻温病。虽然他学业日精,但他处事却慎之又慎,一直未敢坐堂行医,出手治病。

惊蛰 |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京都大疫流行,不少病人因治疗不当而死亡,“十七年磨一剑”的吴鞠通 “怀救世之心,秉超悟之哲,”在亲朋的鼓励下,施以名家叶天士奋力抢救之法,“六经辩证,三焦论治,卫气营血”,根据明代医家万密斋《痘疹心法》之万氏牛黄丸,在万氏原方中的牛黄、朱砂、郁金、黄连、黄芩、栀子 6 味药物上,加上犀角、麝香、冰片、雄黄、珍珠成方,这就是著名的安宫牛黄丸,一下子救活了大量中疫的危重病人,自此吴鞠通声名大振。安宫牛黄丸也成为吴鞠通《温病条辨》这部温病学里程碑著作中的一大亮点。

惊蛰 |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吴鞠通因父从医,因尽孝而益天下人,他不仅悬壶济世,救死扶伤,也将“尽孝”二字融入中医养生文化中,使得更多人得以护父母周全,保高堂安康,实为仁孝之大者。

当然,我们知道安宫牛黄丸是久负盛名的急症用药,多用于中风、偏瘫、及温热病内陷心包之高热昏迷危象的急救,自古有“救急症于即时,挽垂危于顷刻”的美称,为“治温病三宝”之一。但为什么瘟疫与中风病因不同,却都能同用呢?

惊蛰 |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原来,中医治病讲究的是辨证论治,有整套包括探究病机传变的理法方药体系为理论依据,“证同则治同”。安宫牛黄丸功效是清热解毒,豁痰开窍,它主治的是热邪内陷心包证。瘟疫与中风的病机传变,都有邪热内陷心包的可能,心主神明,是君主之官,当邪气壅盛、蒙蔽心窍时,心包首先代主受邪,就会表现出高热神昏的痰热内闭证候。安宫牛黄丸组方的名称,因此才称之为“安宫”,心包就是保卫心的“宫殿”。

所以现代医学运用中,安宫牛黄丸对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性痢疾、尿毒症、脑血管意外、肝昏迷、病毒性肺炎等属痰热内闭者,都是适用的。

惊蛰期间,忽冷忽热,咋暖还寒,各种心血管疾病容易复发。传统上有惊蛰节服用安宫牛黄丸的习俗,这算是人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意识的反映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惊蛰   田家   春雷   乾隆   心包   医书   布谷鸟   阳气   微雨   公历   节气   瘟疫   阴阳   时节   父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