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岁孩子反复呕吐,家长以为吃坏了,其实他吞了不该吃的东西

两岁的小孩丁丁(化名)进食后反复出现呕吐的症状,一开始家里人以为是孩子吃错了东西,过一段时间自然会恢复正常。

但前后几个月下来,丁丁的症状丝毫没有减轻的意思,家长便与其前往医院检查,结果让人吓一跳。

丁丁气管后竟然有一个圆形的金属物,导致其声门下约3-4cm处气管膜部外压性狭窄,通气不畅,这便是丁丁这几个月反反复复呕吐的原因。

两岁孩子反复呕吐,家长以为吃坏了,其实他吞了不该吃的东西

因为担心丁丁可能会出现穿孔以及气管食管萎缩的可能,医生在经过多学科会诊讨论并进行了完善检查后,经过三个多小时努力,终于分离食道内长达2cm的疤痕组织,并取出1毛钱的硬币。

硬币虽然取出,但由于在丁丁的食管内停留了太久,他的食道上端粘膜出现糜烂,周围也有少许瘢痕组织,所幸并没有出现食道穿孔的症状。

看好孩子切勿吞食异物

孩子吞食异物太常见了。小硬币、橡皮泥、弹珠等物品,往往是孩子吞食的首选。由于孩子缺乏辨别能力和认知能力,见到能融入口中的物品时会产生其能食用的错误想法。最终引发一系列症状,影响孩子未来健康成长与发展。

吞食异物的危害不容小觑

部分异物会顺着消化肠道顺利排出身体,患者可能并无特殊症状。

若为较长以及尖锐物品则有可能损伤胃肠道粘膜,引起恶心、呕血、上腹痛、黑便等症状,长时间未接受治疗会导致病情严重,甚至可能导致食道或胃局部穿孔,导致腹腔感染,出现腹膜刺激的症状。

若异物嵌顿于胃或十二指肠则可能造成梗阻的现象,导致其进食不顺反复出现呕吐等症状。

预防吞食异物才是关键

缺乏辨别能力的婴幼儿是吞食异物的多发群体,小孩对于食物的认知有限,因此预防吞食异物,给予其有效的监管是防止意外发生的有效办法。

另外,对婴幼儿及时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与教导也是避免婴幼儿吞食异物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家中易被误食的小玩具,硬币,纽扣等小型物品一定要放在婴幼儿不易找到的地方。

若不小心出现误食,短时间内需要紧密观察有无异物被排出,若出现身体上的不适如呕吐,胃痛等症状,则应该及时就医,听从医生指导

(狸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声门   孩子   食管   食道   异物   粘膜   婴幼儿   硬币   气管   认知   症状   小孩   家长   身体   物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