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一直下,湿气重、脾胃弱,不妨这样吃,可健脾祛湿


雨一直下,湿气重、脾胃弱,不妨这样吃,可健脾祛湿

连绵阴雨,潮湿的空气和闷热的天气,让人很不舒服,难免会四肢困倦、精神萎靡不振,整个人懒洋洋的,不愿意活动。想要改善“湿困”症状,不妨试试以下几种食疗。

雨一直下,湿气重、脾胃弱,不妨这样吃,可健脾祛湿

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心、肺、脾、肾经,气味俱薄,升而复降。味甘补土,健脾祛湿,又淡能利窍。《神农本草经》将茯苓列为上品,“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世补斋医书》中说:“茯苓一味,为治痰主药,痰之本,水也,茯苓可以行水。痰之动,湿也,茯苓又可行湿。”故茯苓为淡渗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之要药,可治脾虚不运之水肿、痰饮、食少、便溏及心神不安等证。

茯苓补而不腻,利而不峻,与他药配伍成对,则妙用无穷,如茯苓配白术可健脾利水,白术甘温,能健脾益气,燥湿利水;茯苓味甘健脾,淡则渗利。二药配用,燥湿渗湿,使水湿除而脾气健,健脾气而又运水湿,为平补平利之剂。

雨一直下,湿气重、脾胃弱,不妨这样吃,可健脾祛湿

茯苓粥

茯苓的吃法有很多,最简单的做法当属熬粥,可根据需求搭配,给大家分享个茯苓粥的做法。取茯苓粉20g,赤小豆50g,薏米10g,将赤小豆浸泡半天,再与薏米共煮粥。赤豆薏米煮烂后,加茯苓粉再煮成粥,可加入少许白糖调味。此粥具有利水渗湿、健脾补中、止泻等功效。

雨一直下,湿气重、脾胃弱,不妨这样吃,可健脾祛湿

陈皮

陈皮是药食同源之品,其味辛、苦,性温,归脾、肺经,《本草纲目》记载其:“疗呕哕反胃嘈杂,时吐清水,痰痞咳疟,大便闭塞,妇人乳痈。入食料,解鱼腥毒。”“其治百病,总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用于治疗胃气滞证,呕吐、呃逆、湿痰等。

陈皮不仅是理气健脾的良药,也是烹饪时提味的重要佐料,做鱼、炖汤、熬粥都行。像做荤腥菜的时候放入适量陈皮,可除去肉食的腥膻气味,增加菜肴的香味以增进食欲,又可充分发挥陈皮理气和胃、芳香醒脾、祛湿化痰的药效,减少痰湿和肥甘厚腻对脾胃的伤害。

雨一直下,湿气重、脾胃弱,不妨这样吃,可健脾祛湿

山楂陈皮茶

其做法很简单,将陈皮、山楂加水煮沸即可,放凉调入适量蜂蜜即可饮用。山楂有消食健胃、活血化瘀的功效,故该茶饮可理气疏肝、解郁、消食的功效。

雨一直下,湿气重、脾胃弱,不妨这样吃,可健脾祛湿

白扁豆

白扁豆有“长寿豆”之称,《本草纲目》记载白扁豆:“止泄痢,消暑,暖脾胃。”《本草备要》曰:“甘温腥香。色白微黄,脾之谷也。调脾暖胃, 通利三焦,降浊升清,消暑除湿,止渴止泻,专治中宫之病。”白扁豆其味甘,性微温;归脾、胃经,具有和胃化湿、健脾利水、止泻等功能,主治脾虚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赤白带下等症。

白扁豆的补脾除湿效果极其理想,是夏季健脾化湿良品。但要注意白扁豆比较不易熟,最好提前泡一下更易软烂,一定要煮熟后食用,以免出现食物中毒现象。

雨一直下,湿气重、脾胃弱,不妨这样吃,可健脾祛湿


白扁豆粥

白扁豆60g,粳米100g同煮成粥,可健脾养胃、清暑止泻,适用于脾虚腹胀、慢性泄泻等症。

雨一直下,湿气重、脾胃弱,不妨这样吃,可健脾祛湿

通过食疗健脾祛湿的同时,平时注意以下几点,对脾胃养护也是有益的。

1、冷饮

冷饮入胃会伤到我们的脾阳,如果脾阳不足,水湿运化不出去就会变成湿邪。如果大便不成形,便中有未消化的食物,说明脾虚了,要引起注意。


雨一直下,湿气重、脾胃弱,不妨这样吃,可健脾祛湿

3、膏粱厚味

膏粱厚味是指那些油腻、精细的食物,也就是高糖、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如果吃了过多的膏粱厚味,能量超过了身体所需要的,就会蓄积在体内,化为湿邪,湿久又会化热。

4、运动少

动则生阳,而且适度运动会出汗,水湿可以通过汗液排出去。若长时间不运动,湿浊之气排不出去,就会滞留体内。

6、不良情绪

现代人生活工作压力都比较大,容易肝郁,肝郁气滞,会影响脾脏的功能。日常注意情绪管理。

#北京下雨# #健脾利湿# #怎么去湿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脾胃   本草纲目   本草   厚味   赤小豆   燥湿   薏米   白术   陈皮   茯苓   湿气   山楂   功效   做法   食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