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 | 正经吃“冰”的节日,千万别错过了

#寒食节# #寒食节还有多少人记得#,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

在这一日,禁烟火,只吃冷食,所以叫做“寒食节”。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寒食节 | 正经吃“冰”的节日,千万别错过了


关于寒食节的寓意,大体有两种说法:

一是纪念春秋时晋文公的贤臣介子推说,最早见于《后汉书·周举传》,书中说:“太原一郡,旧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辄一月寒食,莫敢烟爨。”

介子推在晋文公生存困苦、流亡在外期间忠心侍主,晋文公复国后却携老母隐居绵山,招之不出。晋文公无奈,只好放火烧山逼其出,他却坚死不出,抱木而亡。晋文公遂封绵山为“介山”,并下令在全国禁火,以示悼念。


另一种是对火星崇拜说,清明时节正好是火星所主,人们“惧火之盛,故为之禁火”。这种说法《周礼》中已有记述。

唐宋之后,禁火逐渐变成一种形式,每年清明节皇帝赐新的火种给近臣,代表着权威和恩宠。

唐代诗人韩翃在《寒食》诗中说的“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反映了这种习俗。


寒食节 | 正经吃“冰”的节日,千万别错过了


寒食节的主要食品是醴酪(冷大麦粥)、干粥(炒面)、环饼(油炸的馓子)、子推饼(枣糕)等,都是冷冰冰的食物。

不吃生冷食物,防止消化疾病,保护健康,似乎是中国古老相传的饮食传统。古人对这一问题亦有认识,周举就说过“盛冬去火,残损民命”的话,号召人们恢复温食。曹操则认为,这一习俗对生产、生活和人的健康都有影响,故下达“明罚令”,强令为炊。


寒食节 | 正经吃“冰”的节日,千万别错过了


吃冰或凉的食物有害健康?


吃冰的或者是凉的食物有害健康,坊间流传的这种说法,到底是不是真的?咱们就在寒食节前夕,探寻一下真相吧~

的确,如果摄入食物的温度明显低于体温,容易导致消化道血管收缩,抑制局部血液循环,会就降低消化液的分泌和胃肠蠕动,容易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


寒食节 | 正经吃“冰”的节日,千万别错过了


那是不是吃冷饮就一会伤害消化道?

也未必。

有人做过实验,10分钟内吃500g冰淇淋,体表温度无变化,体内核心温度只降低了0.8度,我们常见的冰淇淋一般只有100g-200g左右,所以如果你吃的量不大,速度不是太快的话,不用过分担心这个问题


寒食节 | 正经吃“冰”的节日,千万别错过了


不热=“不安全”?


冷的、放凉的食物之所以会让人感到不安全,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错误的“经验”。

在人类还没有冰箱,不懂得食品冷藏方法,也没有食品卫生检验标准的时候,人们发现刚刚烹饪好的食物是最“安全”的,随着食物在室温下放置时间的延长,食物就越“危险”(吃了会出现肚子疼、拉肚子等症状),所以就流传下来了“养生”的方法:不要吃冷的食物。


寒食节 | 正经吃“冰”的节日,千万别错过了


但其实,通过高温加热的方式,可以把食物中的大部分有害菌杀灭:当食物储存的温度处于4℃-60℃这个范围,食物中的微生物就会大量繁殖,并随时间延长而增加。人们吃了被微生物污染的食物,就会出现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状。

所以,问题出在微生物,而不是食物的温度。


寒食节 | 正经吃“冰”的节日,千万别错过了


我们在正规渠道购买的冷饮,是经过卫生部门检验的合格产品,可以保证其卫生干净;家里烹饪的菜肴,如果一顿吃不完,提前分装及时放冰箱冷藏,也可以减少微生物的污染。

只要保持食物的卫生干净,温度低一点问题不大。


寒食节 | 正经吃“冰”的节日,千万别错过了


小艾还要给大家提个醒——

患有“三高”的人群,要谨慎吃冰冷的食品,因为这类人群血管调节能力差,短期内受到刺激,容易诱发危险。


食物温度可影响餐后Blood glucose反应


关于冷的食物几乎都是负面的信息,小艾给大家分享一个正面的。

很多人认为减肥不能吃主食,原因大概是主食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餐后会导致较高的Blood glucose反应。其实,食物的Blood glucose反应,不仅仅受到食物品种的影响,食物的温度也是影响餐后Blood glucose反应的重要因素。


寒食节 | 正经吃“冰”的节日,千万别错过了


大量研究证实,对于淀粉类食物来说,经过冷藏后消化速度会减慢,餐后Blood glucose反应也会降低。这是因为淀粉分子在温度变化后,产生了更多的抗性淀粉,这类淀粉类似膳食纤维,在小肠不被吸收,只能被大肠中的微生物利用。

如果血糖异常,要控制体重,主食可以放凉一点吃,可以减少摄入热量,降低餐后Blood glucose反应。(注意是放凉了吃,不是顿顿吃冷的)


寒食节 | 正经吃“冰”的节日,千万别错过了


总的来说——

食物放凉了吃(不是生冷哦),不像传说中的那么危险,食用的时候注意卫生即可;

如果有心血管疾病,谨慎吃冰冷食品,避免血管骤然收缩引发危险;

淀粉类食物:比如米饭、红薯、马铃薯放凉了再吃,可减少摄入热量,降低血糖反应。

是不是感觉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这个寒食节,不妨尝试一下冷食的妙处吧!

不过,冰不代表没热量,敞开肚皮吃,小心肉肉找上门哦!

爱生活,爱健康,艾帮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寒食节   火星   介子   冷食   生冷   消化道   主食   微生物   淀粉   热量   正经   血管   温度   节日   食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