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针法一招解决中风后上肢痉挛

中风,在这里我们不必多讲,相比在工作和生活中并不少见。今天重点分享一下中风偏瘫中所谓“硬瘫”的针法处理。


功能针法一招解决中风后上肢痉挛

痉挛是上运动神经元综合症阳性体征之一,在缺血性脑卒中肢体瘫痪发展过程中,肌张力增高或痉挛大多会发生,多于发病后2周开始出现,但在临床中,多数患者相当长时间处于痉挛持续状态,恢复缓慢,常并存瘫痪和痉挛两种状态,称为痉挛性瘫痪。

功能针法一招解决中风后上肢痉挛


中医传统针刺法也不多说,只谈一下近年来常用的功能性针法:

大陵穴速刺、合谷穴透刺、功能穴电刺激


功能针法一招解决中风后上肢痉挛

大陵穴为手厥阴心包经要穴,在前臂掌侧,掌长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快速针刺后可涉及到的组织有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前臂内外侧皮神经、正中神经干、骨间神经等,可使拘挛手指放松至无屈曲、被动活动无抵抗状态,并持续数小时。


功能针法一招解决中风后上肢痉挛

合谷穴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而手阳明大肠经上达头面,刺激本穴可使经气上达头面,和营调卫,平和阴阳而脑神得安。

合谷穴向后溪穴方向透刺可直接缓解手指屈肌痉挛,间接手指伸肌腱兴奋伸展,通过反复刺激屈肌腱,以缓解痉挛达到改善手指功能障碍的效果,在此状态下,运用功能穴电刺激可更快地提高上肢整体功能。


功能针法一招解决中风后上肢痉挛

功能1、2穴是两个新穴,体表定位不是固定的,

功能1穴大致相当于手五里位置,其下有桡神经神经肌肉接头,刺激该点可产生手指伸展及腕背曲动作。

功能2穴大致相当于外关穴位置,作为辅助用穴,接电针仪的正极。

实际操作时,在接通电针仪的情况下,进行针尖方向的调整,以最小的电流强度产生最大的被动动作,是“功能针法”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针法   大陵   电针   后溪   正极   功能   头面   肌腱   前臂   上肢   针刺   手指   神经   方向   状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