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异常的个性化治疗的的注意事项

危险分层评估,高危病人需合理强化治疗:1血脂异常程度越高者,危险性越大。2.冠心病(CHD)主要危险因素越多者、而且控制不力者,危险性越大。3.还应关注CHD若合并其他参考危险因素,会使危险性增加。譬如,肥胖、缺乏体力活动及不良饮食等,脂蛋白a、同型半脱氨酸及促血栓炎症因素升高,微量白蛋白尿,血肌酐升高,单纯空腹或餐后血糖异常等。4.要重视代谢综合征:纠正代谢综合征是调脂治疗的次要目标。5.有时候还需除外继发性血脂异常,并予以相应对因治疗。

调脂治疗中值得注意的的问题:1.高危和中高危患者,应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下降30%~40%,甚至50%左右。2.要使LDL-C 达到<100mg/dl,甚至50mg/L左右,约>50%的患者需加量或合并用药(胆酸螯合剂或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等)。3.若高危患者,LDL-C和甘油三酯(TG)升高及HDL-C降低时,可考虑他汀类谨慎辅用贝特类或烟酸类等药物,但应防止肌病等严重不良反应;他汀合用Omega-3不饱和脂肪酸更安全。4.脂治疗中,应注意其安全、有效的净效应,LDL-C 水平虽然低比高好,但应权衡利弊,适可而止,少担风险、少花钱、多获实际的临床疗效。

调脂药物的个性化合理用药的主意事项:1.明确目标、推行全面达标性治疗:危险性越高的患者,越应强化治疗,越应严格达标、尽快达标,尽快逆转危险,体现出医生所施加的治疗强度与患者的病情危险程度相匹配的原则。2.选择合适的药物品种:各药效应有所不同,譬如对LDL-C降幅较大者目前有瑞苏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等;兼降LDL-C 与TG的为阿托伐他汀;证据较早而且横纹肌溶解等副作用较少的有氟伐他汀、普伐他汀及血脂康; 氟伐他汀、辛伐他汀对升高HDL-C 的作用相对明显。另外值得提出的是,目前对于ACS、斑块稳定或消退以及强化快速达标等方面,循证医学证据最多的他汀类药物当属阿托伐他汀。3.选择合适的药物剂量:病人的个体差异,包括病情、体质、体重、性别、遗传以及对药物代谢的快慢类型; 药物的个体化特点,不同病期也有剂量差别;有时药物浓度还受食物影响。4.选择合理配伍:用药的理想原则应该两药或多药合用时,疗效应该协同或相加;不良反应互相抵消或减弱;用药的风险与费用不增加;应用方便,容易维持,患者的顺从性好。必要时,他汀类药物可与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泽麦布、或Omega-3 不饱和脂肪酸等合用,保证在安全的基础上增加调脂疗效。若确需他汀与贝特类药物合用时,既要严密观察、又要选择严重不良反应较少者,如氟伐他汀或现代中药血脂康等:也可尝试早上服用贝特类、晚餐后服他汀类药物。5.药物与非药物疗法应该密切配合:优势互补,合理应用,应抓主要、兼顾一般,不断调整。综合评价效/ 险和效/ 价比值。指南与病人的具体情况相结合,还应建立与病人及其家属之间的良好沟通和互动,使疗效最大化。6.不良反应:不良反应需要进行动态监测与预防。7.老年人用药:老年人适宜选安全系数大的药,如普伐他汀、氟伐他汀或者血脂康;一般使用常规的标准剂量,病情稳定后可调整合适剂量。8.高血压病人用药:高血压病人用药,尤其合并其他危险因素时,也需要积极应用他汀类药物。高血压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其危险程度相当于3项其他危险因素,在危险性评估时应该注意这一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不饱和   血脂   辛伐他汀   脂蛋白   高血压   剂量   危险性   胆固醇   疗效   类药物   药物   病人   注意事项   患者   异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