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盂肾炎的反复发作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肾盂肾炎是一种常见的上尿路感染性疾病,上尿路感染主要表现为是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主要表现为膀胱炎和尿道炎。因此上,肾盂肾炎常同时伴有膀胱炎和尿道炎。

慢性肾盂肾炎的反复发作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急性肾盂肾炎治疗只要恰当及时,能够很快治愈。如果急性肾盂肾炎反复发作或者迁延不愈,会导致肾脏功能受损使病情恶化。引起肾盂肾炎反复发作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平时患有某些慢性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肝病、长期低血钾、心力衰竭以及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使身体抵抗力低下,这种情况很容易并发肾孟肾炎。

2.尿路梗阻,如尿路结石、肿瘤、狭窄、前列腺肥大及神经源性膀胱等引起尿路流通不畅,局部抗菌能力降低,使细菌在该处生长和繁殖引起感染而并发肾盂肾炎。

3.病人会阴部或尿道口附近有病灶或细菌寄生,如阴道炎、包皮炎、会阴部皮肤感染等情况容易污染尿道口而引起上行性感染导致肾盂肾炎的反复发作。

4.在肾盂肾炎治疗过程中耐药菌株的致病菌也会造成肾盂肾炎反复发作。

5.肾实质病变,如肾小球肾炎、肾囊肿、肾肿瘤及慢性肾小管间质性疾病,都会使肾脏局部抗菌能力减退而导致肾盂肾炎的反复发作。

慢性肾盂肾炎的反复发作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诊断肾盂肾炎照片。肾脏的数字位于 incription 诊断肾盂肾炎、数字温度计

由于急性肾盂肾炎起病急、病情重,尤其是机体抵抗力差、糖尿病及服用免疫抑制剂的人更容易复发或再次感染。如果急性肾盂肾炎转变成慢性或反复发作性肾盂肾炎,严重者会导致肾脏功能衰竭。因此,重视预防肾盂肾炎的复发就显得非常重要。下面将预防措施分享如下,供大家了解。

1.在肾盂肾炎急性感染期,出现发烧和膀胱刺激征(即尿频、尿急、尿痛)时,应该卧床休息,尽量多饮水,勤排尿,以达到不断冲洗尿路、减少细菌在尿路停留的作用。另外,高热会使身体消耗增加,消化功能减弱,食欲降低,因此病人应该进食清淡、易消化、营养可口的食物,还应该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

2. 抗生素的应用。轻型肾盂肾炎病人应该口服有效抗生素治疗14天。如果药物效果不明显时可以根据药物敏感试验更改有效药物。严重的肾盂肾炎有明显毒血症状时应该采用肌肉注射或静脉用药增强疗效。但无论采用哪种用药方法,都不能因症状缓解就自行停药,而是应该在症状完全消失,尿检查阴性后,再继续用药3~5天,才可以停药观察。观察期间,每周复查尿常规、尿细菌培养1次,持续2~3周。如果6周后复查,尿常规和尿细菌培养均为阴性,才可以认为是临床痊愈。过早停药或不复查观察,容易导致感染复发或迁延不愈而转变成为慢性肾盂肾炎。

3.对于尿路流通不畅、盆腔和会阴部有感染病灶的人,应该积极治疗。对于患有各种慢性疾病而导致全身抵抗力低下的人,也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4.注意个人卫生也是预防肾盂肾炎的主要措施之一,尤其是女性。要做到勤换内衣、穿棉质内裤,有利通风透气,可以减少肾盂肾炎的复发。排便后正确清洁会阴部,正确的做法是将卫生纸由前往后擦,可以避免肛门粪便污染会阴部。特别注意的是,在妊娠期或身体抵抗力下降时,如果不注意外阴部的清洁卫生,会使细菌通过尿道进入膀胱,并由膀胱、输尿管逆流人肾盂而引起泌尿系统感染。

5.每天饮水至少30000毫升以上也是预防肾盂肾复发的好方法,通过尿液冲洗膀胱,能减少细菌在膀胱内的停留时间,且规律而完全地排空膀胱(最好每4小时充分排尿1次),可以大大降低肾盂肾炎的复发率,这也是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6.增强机体抵抗力也是预防肾盂肾炎复发的方法之一。如保证摄取营养丰富、易消化、少刺激的食物,以增强自身体质,提高自身抵抗力,有利于增强抵抗细菌的侵入能力。另外,锻炼身体也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便秘。

7. 对于女性病人急性期治愈后,一年以内应注意避孕;禁止盆浴,以免浴水逆流人膀胱,引起感染而诱发肾盂肾炎。

8.当急性感染消除后,仍需要继续服用抗生素2周。在抗生素停用后1周,再做一次尿液培养,并在感染后1年内定期追踪检查。有些病人在服药后,自我感觉良好,而不愿去医院检查,殊不知这对预防肾盂肾炎复发来说是有害无利的,这一点应该引起重视。

慢性肾盂肾炎的反复发作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关注天天医学,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谢谢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肾盂   膀胱炎   尿道炎   病灶   肾盂肾炎   预防措施   阴性   膀胱   肾脏   抗生素   抵抗力   机体   细菌   性疾病   病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