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救过康熙,发明了枇杷膏,医术被赞“天下第一”

他救过康熙,发明了枇杷膏,医术被赞“天下第一”

冤!我和魏璎珞真没关系

宫廷剧《延禧攻略》里,有个御医叫叶天士。

他医术高超,不但能医皇上、救阿哥、怼太医,还多次拯救女主魏璎珞于危难之中,为大女主的升级打怪出过不少力。

他救过康熙,发明了枇杷膏,医术被赞“天下第一”

现实中,魏璎珞的原型是乾隆帝的第三位皇后;

而叶天士,则是康熙年间的名医,因治好过康熙的“瘩背”(背后生疮),被御笔亲题过“天下第一”的匾。

他救过康熙,发明了枇杷膏,医术被赞“天下第一”

让爷爷的救命恩人来助阵孙子的皇妃宫斗,不太好吧……

而且,真实的叶天士,作为江南名医,只被临时抽调进宫工作过一阵子,也确实没有做过太医啊。

叶天士是谁?

首先,他是清朝江苏吴县(今苏州)人,清代四大温病学家之一

其次,他活着时,皇帝夸他“天下第一”,百姓尊他“叶半仙”

再次,他如今被评为古代十大神医,也是唯一入选的清朝医生,其他都是像扁鹊、华佗、张仲景这样的大仙。

总之,叶天士既是一位 “贯彻古今医术”的勤奋型学霸;也是一位精通经方和时方的天赋型选手。

叶天士最厉害的是用药清奇,组方如若天成,将中医的技术做出了艺术感。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从业者,从叶仙医案中读出了中医大美。

他救过康熙,发明了枇杷膏,医术被赞“天下第一”

对!念慈庵枇杷膏是我发明的

伤寒派奠基人张仲景,发明了饺子;温病学派奠基人叶天士,则发明了枇杷膏。甚至,“念慈庵”这个商标名,也和叶天士有关!

当时有个县令,叫杨谨。杨大人的母亲终年咳嗽不止,生命岌岌可危,杨县令找到叶天士,“您医术高明,有没有啥药方能救救我母亲?”

中国人讲求百善孝为先,叶天士见杨谨如此孝顺,而老母亲积劳成疾,普通药方根本根治不了,就把秘方枇杷膏的药方给了他,果然治好了老太太的病。

杨老太太后来84岁才仙逝。为造福更多人,也为感恩恩人叶天士,杨谨就把这款枇杷膏命名为“念慈庵”,督促后人,无论何时都别忘记孝敬父母。

他救过康熙,发明了枇杷膏,医术被赞“天下第一”

至今,京都牌念慈菴川贝枇杷膏的包装盒上,上方还有个小圆标,画着杨县令给母亲敬药图,写着“请认准孝亲图为记”;下面,则有一行小字,“清代名士叶天士秘方”。

他救过康熙,发明了枇杷膏,医术被赞“天下第一”

他救过康熙,发明了枇杷膏,医术被赞“天下第一”

嗯!我就是最早发现猩红热的人

有人说,两三千年中医史,能历数出的医家不出一双手,其中有两位的医著一定要看:一位是张仲景,一位是叶天士。

张仲景是东汉人,他生活的时代流行寒疫,治病思路是扶正气,褪寒邪。

他救过康熙,发明了枇杷膏,医术被赞“天下第一”

但到明清,特别在康乾时期,人口激增,贸易发达,一些外来传染病也随之进入,以至烈性传染性疾病经常在江南一带大规模爆发。

在温病学派出现前,中医对发热性疾病及传染病的治疗,还遵循张仲景的六经辩证,治疗效果却常常适得其反。明末清初的大医吴又可,著书《瘟疫论》,第一次将伤寒和瘟疫区分。

叶天士在前人基础上归纳总结,著书《温热论》,彻底划分开了伤寒和温病。

他救过康熙,发明了枇杷膏,医术被赞“天下第一”

他尤其擅长治疗时疫和痧痘,还是我国最早发现猩红热的人。

叶天士还有一大贡献,就是提出卫气营血的辨证方法,填补了中医之前的不足,也让他成长为温病派的奠基人和大宗师。

他救过康熙,发明了枇杷膏,医术被赞“天下第一”

对!疫病穷病都能治!

叶天士这样的名医,不仅医术高,医德也非常高。

电影《我不是药神》里,卖假药的江湖骗子,说过一句扎心台词,“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就是穷病。”

他救过康熙,发明了枇杷膏,医术被赞“天下第一”

叶天士,不仅治疗过疑难杂症,还治过“穷病”。

曾有个懒汉找他,说身上没病,就是太穷,想问问有没有“治穷病”的方子。叶天士给了他几颗橄榄,告诉他,回家种上,明年就不穷了。

第二年,橄榄树长出叶子,但不开花也不结果。穷汉正绝望时,突然来了不少求购橄榄叶的人。

原来,叶天士算到第二年会爆发一种时令疫病,而治这种病,需要用橄榄叶做配药,才让穷汉去种树。

这样有仁心到医者,一生不仅拜了很多师父,同样也培养出很多德才兼备徒弟。有史评价,“大江南北,言医者辙以桂为宗,百余年来,私淑者众。”

和孔子一样,叶天士一生忙于行医,传道授业,并没时间亲自写过任何著作。

他留下的那些宝贵的医学著作,《温热论》、《医效秘传》、《叶氏医衡》等,都是弟子及后人整理出来的。

他救过康熙,发明了枇杷膏,医术被赞“天下第一”

相较华佗,一部《青囊经》被无知之人一把烧毁,叶天士要幸运太多。

虽是划时代名医,两个儿子叶奕章和叶龙章也是一代名医,但叶天士的遗言却告诫子孙:“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借术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吾死,子孙慎勿轻言医。”

这样的大医,见识过无数场生死,才深知性命相托的重量;开过许多如若天成的巧方,才明白守正出奇的重要;对专业足够尊重,才会告诫子孙,“慎勿轻言医”

▲本文部分图片选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枇杷膏   医术   华佗   穷汉   猩红热   璎珞   医者   奠基人   县令   伤寒   药方   名医   子孙   橄榄   康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