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针》践行录(1)我与内针的缘分开始


《黄帝内针》践行录(1)我与内针的缘分开始

买的第二本《黄帝内针》

很久之前就想写一些关于《黄帝内针》的医案和思考,但是由于自己一直没有得见内针传人杨真海师父,总觉得自己没有真正得到内针的传承,恐怕自己写不出心中所想,写出了也可能偏离了内针原意,于是便一拖再拖以至今日。

我是2020年1月份左右拿到的这本书,当时花了两天时间把书看了一遍,所幸得益于自己中医出身的背景,书中很多观点能够很快接受和完成第一层次的理解,直到临床遇到一个肩周炎的病人,第一次尝试用内针来治疗,没想到效果是如此的好,这个病人说他之前在某三甲医院针灸科治疗了半个多月,从来没有一次像现在这样感到轻松过,我也惊叹到内针的神奇疗效。这个病例让我重新审视《黄帝内针》这本书,再一次拿起书认真地阅读起来,越读越感到内针的神奇,越庆幸于自己有缘接触到这门法脉。

今年4月份第一次参加了黄帝内针的重庆线下读书会,认识了蒲师兄、张师兄等内针的践行者,通过他们了解了更多内针的故事,间接的接触了内针的传承,对于真海师父的宏源“人人知医,天下少病”有了更深的理解。内针的出世离不开这个愿望,内针的传播离不开这个愿望,是所有内针人的共同愿望。鉴于此,我决定整理和梳理一些自己践行内针的医案和思考,以期更多人可以解触到内针,了解内针并学习内针,若有不到之处,还望各位师兄指正和见谅。

下面开始我会和大家分享一些《黄帝内针》这本书的故事,然后谈一谈我的理解,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实际上我跟大家一样,平常我看书基本不看序,就是直奔主题,就直接看里边的正文了。那后来经过线下读书会后,我开始对序就特别的在意。是什么引发的呢?就是我参加线下读书会之后,我们每一次上课之前都会诵读两篇序,第一篇是《黄帝内针》原序,第二篇是《大医精诚》。通过在和各位师兄们的学习,我就会知道一本书的一个序言,它代表的是这个作者他的一个发心,还有他这本书希望或者是他的一些想法,然后这本书中间的一些来源,有时候是这一本书的题纲纲领,还有就是非常关键的部分,所以慢慢的我就特别会看这个序言,然后才会去看正文。

《黄帝内针》践行录(1)我与内针的缘分开始

《内针》这个序是刘力红老师写的。我要给大家讲一下第一段的故事,就是刘老师他序言里面说“我很庆幸师父的信任,能够恩准我这样一位入门不久的弟子来做这件在我看来一生都难以值遇的大事,更满怀感恩于此前世出世间诸师的培育,使我能不辱于这部稀有著述的文字整理。”这里的话要给大家说一下就是,刘老师应该是在2015年的时候拜入真海师父门下的。那在此前师父也是收了很多的弟子。据三和书院张子正师兄说,应该有200多到300人之间。

那为什么这两三百人都没有把黄帝内针写成书?然后为什么是刘老师能担此重任呢?在文字里面咱们就有看到了,因为我大学时期就知道刘力红老师,大三那年第一次接触了刘老师《思考中医》这本书,听了刘老师网络上的一些讲座。之后我对刘老师是特别的崇拜,应该说是粉丝吧,就刘老师说的话我都是特别信奉的。然后刘老师说什么好的,我就认为那个肯定是好的。刘老师他上面有说30余年有药无针的医学历程,就刘老师他30多年,他都在坚持中医,这个坚持中医就是刘老师的诊治里面从来都是靠一双手去把脉,然后通过望闻问切这样中医的一个传统方式去诊疗,然后开处方。因为当时刘老师药是比较厉害的,就把脉去开方。其实这个特别的难,就现在我们在医院里面是很难看到纯中医的,所以刘老师能在30多年都一直坚持地做纯粹的中医,这个是非常不容易的。

刘老师有一场讲座,他有分享过,“择善而固执之”。他特别喜欢这句,其实孔子《论语》里面说的孔子的一个弟子颜渊就是择善而固执之。不管你是什么样资质的人,如果你想学好一个东西或者是哪个方面想有成就的话呢,那择善而固执之,这个就是最大的法门,也就是通往成功之路的一个最最重要的钥匙。刘老师认为他自己的资质不是太高,他说他特别喜欢《中庸》里的一句话就是“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这句话后面接着一句“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这个就是他的一个成功的秘诀,所以刘老师的择善而固执之这样子的一个坚持,在遇见了真海师父之后,就非常能迅速的理解黄帝内针真正的一个内涵和核心。然后把这个黄帝内针能整理出来。

另外在第一段里有这么一句话,“当然于我30余年,有药无针的医学历程中,竟能于年将六旬之际逢此甚深针道,更是不能忘怀于我的诸位接引菩萨!可以想象,此刻的内心,已经很难用我擅长的文字来表达了,但我依然希望此意能够流淌于每一个字里行间。”刘老师这么一位30余年坚持中医,也在中医界赫赫有名,刘老师一直很谦虚,他说他不是大咖,也不是名人,他是学生,但是在我们学生的眼里刘老师已经是大咖级别了。然后他还能在遇到黄帝内针之后,能把黄帝内针认为是自保这样子的一个针法,而且是针道。

我们要理解针道这两个字,这两个字是非常的重的,我们可以说很多很多流派的针法,但是他用了针道这两个字来评价黄帝内针。这个话就特别考验我的表达能力了,就是凡能进道的东西,那都是特别珍贵,特别好的。而且怎么说呢,真海师父也好,大师兄也好,他说其实很多针法里面讲到最深层就是那层窗户纸,你不捅不破,然后一捅他就破了,破了之后你就知道这个是怎么回事了,所以大师兄有跟我们说这种核心的内容,也就是现在《黄帝内针》这些全盘讲出来的所有东西。那在以前的话,如果大家有看武侠小说,都是那种掌门人在临去世,就仙逝之前会把自己下任的掌门人,就是继任掌门会叫进来,就是他最钟意的弟子叫进来,就在耳边讲了几句话,然后那个就是核心中的核心。这个人可能在这个门派里面练了几十年的功夫,其实都是打基础,最后就差那个窗户纸,就是那几句话。然后这几句话就把这个门派的核心内容讲出来了。内针它也就是把针道这里面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是全盘托出了

在这里我要重点讲一下就是就《黄帝内针》而言,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真海师父已言尽其所能言,师父已经把他能讲的,都讲出来了,所以这个是一点都不藏私的。如果有同仁可以通过看书去了解的话,就已经有很多人是学得到黄帝内针了。我在学习中也有接触到就是有一些目不识丁的人就是通过家里面孩子给他去读,然后他去听,就能学到内针。所以黄帝内针,他说难也不难,但是你说容易吗,好像还是有深度的。当然这个简单不是你把它看成简单,而是从对我个人的体悟,还是从最朴素的去认识自然,去体会自身的角度去理解,黄帝内针入手还是比较容易的,另外这里还有一句话就是,“是故刺法有全神养真之旨,亦法有修真之道,非治疾也。故要修养和神也。”这是出自《素问.刺法论》的,这句话我希望大家把它熟记,然后去体悟它。就是你一下子如果理解不到它的话呢,你就去体悟它。因为我在实践过程中这个感受是特别深的,就从刚开始学了内针之后,出手就是突然间秒变神医的那种,那种就是扎上针就不痛,扎上针就不难受,很多的这种情况,就是不舒服的马上就有一个很好的一个变化。但是在做着做着的时候,就会不断的出现瓶颈,不断的有拦路虎。我也有过使用疗效比较差的情况,因为当时自己不知道到底是应该抓什么症状了,就非常的乱。所以,也给大家一个建议,就是尽量要抓住主证,然后去思考。或者有时候你就要把自己的心态放得比较平和一些。

"是故刺法有全神养真之旨"。这句话我现在读就觉得特别地有感触。你去做黄帝内针是要做什么呢?就是要他的心神,回到他的自身,然后他的全神去养这个真。这个真是什么呢?我从我可以讲的地方,能理解的地方跟大家说,那里面可能还有很多深意,我一下子也没有办法组织语言去表达。这个真,怎么说呢,有真就有假嘛。刘老师经常说你不是真的就是假的嘛,那在我们的认识当中就是假话呀,假动作啊,这些都是假的。但是对于我们人,什么是假,什么是真呢?就是我们去问自己,我到底是有没有在真,到底有没有在做这个真字?我不高兴了,我是压抑自己还是表现出来啊。或者是说我痛了,我不舒服了,我想要休息,但是有没有休息呢?还有怎么说呢,我们可能很多的时候就是从小到大可能经常听的一句话,就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所以在很多的时候,我们都会去压抑自己的需求。当然我不希望我讲了这句话之后,大家会变成一个极端,就是:我的需求,我一定要满足。这个还是不能过,还是要有度,但是也不能走到另外一个极端,我不满足我的需求,我就压抑自己。而是在掌握度的情况下,让自己比较的舒服,痛了就说痛,不高兴了就说不高兴,然后去表述自己不高兴的地方。但是不是我不高兴了,去跟别人吵架,而是比如说像在家里边跟自己的另外一半去沟通的时候,然后对方表现让你不太满意,这时候呢,不应该是去吵架,而是就事论事。刚才你的哪一句话,我觉得听了之后不舒服,因为怎么怎么样,所以,我就有点不太高兴,我觉得我应该喜欢听你说一些什么。用这样子的沟通方式去表示自己的不满啊,而不是跟别人吵架。

所以,就这样,大家也可以去找一些其他的方式去沟通。这个全神养真是什么呢?就是回归到你最初的一个状态,然后去关照自己,去呵护自己,因为师父有说,就是如果每个人每一天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去感受自己的不舒服的话,日积月累下来,实际上你很多的不舒服,在当下都可以解决掉,就是不必等到去用其它,比如说像扎针这种治疗手段,可能都不需要。但是很多人就不太能做得到,所以你去做刺法的话,实际上就是为了去全神养真,所以这才是我们去做的。刺法就是针灸,它需要做的核心,亦法有修真之道,非治疾也,故要修养和神也。

今天就先分享到这里,不知不觉都过去了2小时了,码字也码到手酸了,各位师兄们路过点个赞转发支持一下,后面继续给大家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黄帝   孔子   针法   读书会   余年   序言   师父   师兄   弟子   固执   刘老师   愿望   缘分   中医   核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