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娶亲,对于“拦婚车”现象,你怎么看

今天是七夕情人节,我祝福大家有缘人喜牵爱缘,有情人终成眷属。

今天,我参加了好朋友的婚礼,一场温馨而又浪漫的农村中式婚礼,可是在迎亲过程中发生的一幕,却让人觉得哭笑不得。

迎亲的队伍从邻村经过的时候,本身准备了喜糖和喜烟,因为我们当地农村一直都有“拦婚车”的风俗,可是现场的一群农村大妈既不要喜糖也不要喜烟,张口就要“一人100元红包”,不然不让婚车通过。

我这个朋友虽然家在农村,但他的家境还算可以,估计邻村的大妈就是觉得“新郎倌家有钱,不要白不要”,但是说实在的,谁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拦婚车讨个喜彩头就行了,非要张口要红包,争执不下之际,最终还是由管事大爷出面才说好放行。

一共14个农村大妈,一人50元的红包,总共花了700元,而拿到钱的农村大妈嘴里还说着:“现在这社会,50元能干个啥?”

农村娶亲,对于“拦婚车”现象,你怎么看


农村娶亲,对于“拦婚车”现象,你怎么看?

农村“拦婚车”的风俗是由“拦婚轿”的习俗演变而来的,迎亲的队伍在顺利接到新娘后要回男方家庭举行结婚仪式,而在回男方家庭的路上,就会有人“牵线拦轿”,这里的“拦”是“讨”的意思,讨的是个好彩头的意思,毕竟结婚是人生一大喜。

农村娶亲,对于“拦婚车”现象,你怎么看


对于接亲回家的主家来讲,在迎亲出发前就会提前备好喜糖、喜果和喜烟等,面对拦轿看热闹的大众,会毫不吝啬地把这些“带喜的礼物”分给大家,算是把喜悦和大家一起分享,而大家也会把祝福送给主家,这原本是一个非常温馨热闹的风俗,可近年来却愈发感觉变味了。

农村娶亲,对于“拦婚车”现象,你怎么看


面对“拦婚车”这种风俗,在农民之间产生了不同的评价之声:

第一种:拦婚车说明主家人气高。

部分农民认为,拦婚车说明大家愿意捧主家的“人场”,说明主家的为人处世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拦婚车的人越多说明主家的人气越高;反之,如果主家的为人处世水平差,压根不会有人愿意拦婚车。所以不必在这件事情上过于计较,结婚毕竟只有一次,欣然照办方显主家办事敞亮。

农村娶亲,对于“拦婚车”现象,你怎么看


第二种:拦婚车可以,要求太高就是趁火打劫。

部分农民认为,拦婚车的风俗并无不妥,毕竟原本关于拦婚车的风俗就是图个喜庆的彩头,但是若是拦婚车的过程中提出一些过高甚至过分的要求,那就属于趁火打劫;原本拦婚车要的是喜糖喜烟之类的东西,这都无伤大雅,但是非要给办事的主家讨要现金和红包,这样做就脱离了讨喜的本质,变成变相索要钱财了,这是坏的社会风气,应该抵制。

农村娶亲,对于“拦婚车”现象,你怎么看


第三种:拦婚车变成了明码标价,可是敢怒不敢言,得罪不起。

部分农民认为,在农村生活中,拦婚车即使变成明码标价的事情,也只能是忍着扛下来,如果不照办,就会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说小气还算好的,就怕得罪了一些乱嚼舌根子的人,这些人整天吃饱了没事干专门造谣生事,真的是得罪不起,不如当一回冤大头,图个好名声。

农村娶亲,对于“拦婚车”现象,你怎么看


关于“拦婚车”现象,我个人的评价是:

“拦婚车”是农村娶亲一项非常有趣的风俗活动,体现出父老乡亲之间淳朴的相处之情,所以这项风俗活动本身是无伤大雅的,反倒是给结婚娶亲增添了热闹和温馨的画面。

但是“拦婚车”要有度,不能变相索要钱物,这项风俗活动就是被一些“利益至上”的人所污染,甚至在农村形成了不良的社会风气,对于这种不良社会风气应该坚决抵制。

正确的“拦婚车”风俗应该是在热热闹闹的淳朴风情里进行,主家拿出备好的瓜子、喜糖、喜烟等分享给前来拦婚车的大家,大家在沾沾喜气的同时,为一对新人送上真诚的祝福。

农村娶亲,对于“拦婚车”现象,你怎么看


结束语:对于农村娶亲中的”拦婚车'现象,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喜果   现象   农村   邻村   彩头   趁火打劫   无伤大雅   喜糖   男方   淳朴   大妈   红包   风俗   温馨   农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