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种地收益低,为何农村还有人在坚守

前言:有人说“农民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在外打工,留守在农村种地的农民只能算勉强混个温饱”,对于这样的说法,我个人并不认可,打工所带来的经济收入高于农村种地的收入是事实,但是仍然有不少农民选择坚守农村,并不是所有的农民都一定要依靠打工去获取经济收入,也不是所有的农民都能依靠打工去获取经济收入。

农民种地收益低,为何农村还有人在坚守


农民种地收益低,为何农村还有人在坚守?

我们村位于陕西渭北地区,目前除了部分80后、90后和00后在外地打工以外,绝大多数70后和60后仍然是以种地为生,我们村并没有出现“空心村”问题,周围附近的村镇也是如此,年轻人外出打工是从学校毕业后走出农村做出的选择,对于长期从事农业种植的农民来讲,外出打工不是生活的必选项。

农民种地收益低,为何农村还有人在坚守


为什么许多农民依然选择坚守在农村种地呢?

第一个原因:父母上了年纪,衣食住行都离不开人。

这个原因是大多数农村家庭都会经历的,随着70后和60后逐渐老去,家里的父母上了年纪,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子女的照顾,另外一些老人因为患病的问题需要长期就医和贴身侍奉,这些事情都是需要子女来做的,农村公益性质的“养老院”比较少,离开子女可能部分老人连热汤饭都吃不到嘴里,这种情况下,做子女的农民只能坚守农村。

农民种地收益低,为何农村还有人在坚守


第二个原因:子女多数已成家生子,中老年农民留守农村带孩子。

对于逐渐老去的中老年农民,子女多数已经成家生子,子女选择外出打工,带着孩子肯定多有不便,这就会形成“年轻人以挣钱为主,中老年人以家庭为主”的生活模式,肯定是不能全家出动外出去打工(孩子要有人照顾,年轻人挣钱有优势),在照顾孩子的同时,种地的经济收入既能补贴家用,又能存钱帮衬子女和实现自行养老。

农民种地收益低,为何农村还有人在坚守


第三个原因:农民种地的收益未必比打工低,特色农业的发展势头正盛。

以我的家乡陕西渭北地区为例,这里是大荔冬枣的原产地,大荔县的农民多数都以大荔冬枣的种植为主,以种粮食为辅,年轻人外出打工正好留下了大量的承包地可承包,其带来的利润是相当可观的,许多农民依靠大荔冬枣的种植在城镇买了房子和车子,未来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所以种地的收益未必比打工低,特色农业干得好也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农民种地收益低,为何农村还有人在坚守


第四个原因:对于农民来讲,城市始终不是家,农村的包容性更高。

对于在外打工多年的农民来讲,迟早要回到农村继续生活的,因为城市始终不是家,想要依靠打工在城市拥有一席之地比较困难,甚至对于部分农民来讲是根本无法实现的事情,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已经开始有农民提前对未来的人生进行规划,要么回农村发展养殖业,要么发展特色农业,要么就是在附近打工,总之人越上年纪越有对家乡的渴望,这是传统。

农民种地收益低,为何农村还有人在坚守


结束语:结合以上四个原因,农民种地的收益低,但仍然有许多农民选择坚守农村或者重返农村,这里面既有实际生活的需要,又有农村不断发展的加持,当然对于农民来讲落叶归根的传统思想一直未变,你觉得我说的对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8

标签:大荔县   大荔   收益   农民   农村   陕西   在外   子女   年轻人   收入   特色   原因   孩子   农业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