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不在网上给你开方子

张医生帮我看看这是网络上一个人给我开的方子这个方子我能吃吗?

张老师,我是***情况,你看我这应该怎么治?想我开个方子吧。

张医生,我人不在郑州没法去就诊,您看着给我开个方子吧。

网络就医不可取

很多患者经常会给我留言或者发图片过来让我给辨别一下网上医生给开的方子,或是让我帮他开副方子。但我从来都是婉言拒绝,很多人不明白,甚至有些患者觉得这医生也不太近人情吧……

随着网络的发达,现在人与人直接的距离拉近了,信息更快更方便了,网上购物也更畅通了,但是网络就医确是不可取的。现在大家有个习惯,身体不舒服了,就根据症状到网搜索查看,在网上就医类网站上让医生看看。

为什么我不在网上给你开方子

网络的确能搜到很多信息,帮我们学到很多知识,有时候网络上还的确能解决一些问题,但不是所有问题都能解决,特别是关于疾病的诊治。

我一个患者本来就很小的问题,结果到网上一查啥都和自己很对,就开始怀疑自己得了不治之症。我们就拿疲劳乏力这一症状来说,你会发现很多疾病都会有这个症状,感冒、炎症、肿瘤、癌症都会有这个症状,大家没有医学基础也就没有疾病的鉴别能力,网络上的知识文章可以看看,但是不能照搬更不能完全相信网络。

不能代替现实的看病

网络求医不能代替现实的看病。且不说在网络上,作为患者根本无法了解医生的资质,也许在电脑的那边给你提供咨询意见的只是一个医学爱好者,他的观点可能只是复制和粘贴,而且网络上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提出的意见可能是相反的,反而让患者无所适从。

为什么我不在网上给你开方子

更重要的问题是任何人的疾病都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网络提供的资料只是患者单方面对病情的描述。这种描述因患者主观感觉不同,而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

四诊合参,望闻问切,缺一不可

中医看病,需要四诊合参,望闻问切,缺一不可,单靠问诊,是无法提供完整的病历资料的。你站在医生面前,他望你一眼,“望而知之谓之神”在医生的脑海中,就建立了一个框架,这个病人身体状况,发育情况,气色,有无神采……这些东西不是问诊单能描述出来的。

经验再丰富的医生,在望闻问切四诊资料不全的情况下,也是很难开出丝丝入扣的处方。就算这次碰巧开对了,患者喝了三五天,症状改善了,处方也需要再行调整,不是一个方子喝到底的。

举个栗子

就拿一个感冒来讲,中医在感冒的治疗上就分很多治疗方法,有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气虚感冒、湿热感冒、阴虚感冒、伤食感冒、老人感冒、小儿感冒、风寒夹湿感冒、流行性感冒等十余种证型,而每个证型的治疗方法都不一样,甚至有时候是相反的。

很多人想用中医中药治病时,多是尝试了很多治疗方法失败后找到你的,这个时候的身体寒热虚实都存在,那么是以虚为主还是以实为主,热是虚热还是实热,这些都需要详细的辨证,不是说一个简单的陈述就能把病治好的。

看病跟打仗一样,不能按兵法上打,得根据战争的发展情况来时时调整方可百战不殆,我老师国医大师李振华老师说过一句话“方有别,医无界;法无常法,常法无法”。

为什么我不在网上给你开方子

一个复杂病情,通过几句简单的陈述,就想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那是极为不妥的。

如果靠猜,靠估计,可能是什么,也许是什么,这样来建立起临床思维,制定治疗方案,一定漏洞百出,毫无意义。

就算瞎猫碰上死耗子,碰巧对上号了,下一步该怎么办,下一步还是靠猜吗?

“对不起,不见人不开方”

经常有网友给我短信,或者留言:“我胃病很多年了,找了很多医生治疗都没治好你能给我开个方子吗?”  

“张医生我失眠很多年了,你能给我开个方子?”

……

看到这些留言,我从内心深处表示同情,非常不忍心看着患者痛苦,患者可以猜病情,家属可以估计病因,唯有医生不能,如果做了,那是医生对病人的不负责任。

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在里面,如何来猜呢?

为什么我不在网上给你开方子

通过网上求医,是无法给病人开出完美处方的,如果你确实想听听大家的意见,医生只能凭经验帮你分析一下病机,也就是告诉你疾病的关键问题可能在哪里,至于如何下药,需要因人、因地、因时而异,不要相信所谓的奇方妙术,那与刻舟求剑无异啊!

在《黄帝内经》的《素问•宝命全形论》意思是说:天覆地载(天上覆盖与地上承载的),万物悉备(所有的物件全准备好了),莫贵于人(人是最可宝贵的)。我们对生命要有敬畏之心,特别是一个医生在看病时都是战战兢兢,只怕辨证不准,看病不清,误人误己,患者来找你看病,是把自己的身家性命托福给你,而患者后面一个家庭甚至几个家庭的承载。

为什么我不在网上给你开方子

我有很多朋友是警察,有队长、局长,我跟他们一起吃饭喝酒,他们在谈起酒驾时都是非常痛恨和害怕的,害怕的是酒驾的危害不是扣分罚钱这么简单,而是对生命的敬畏,他们喝酒后从来不开车,要不代驾要不滴滴搭车回去。

我一个同事是眼科医生,我们在一起吃饭,他最怕的就是打啤酒瓶,在起啤酒瓶盖时总是躲的很远,或者遮挡着自己的眼睛,因为他见到了太多的因为起啤酒瓶出现爆裂引起眼外伤最后失明的。

人要对自己的健康重视

有人统计一个医生的有效率能达到70%就是好医生的,我的有效率和复诊率远超这个数字,复诊率和有效率一般都在90%到95%之间。

为什么我不在网上给你开方子

可以对一个患者来说医生的有效率哪怕达到99%,还有1%的人你是没效果的是治不好的,可是这个1%对患者来说,具体的这个人这个家庭就是100%,看病是个非常细腻特别是中医更是如此。

如果看病更是需要面诊方可达到效果最好,你自己的生命不重视,谁还能重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望闻问切   方子   啤酒瓶   风寒   有效率   处方   病情   症状   病人   患者   中医   重视   疾病   医生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