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种血液病不要拖,治疗不及时可能发展为白血病

血液系统疾病种类繁多,有良性与恶性之分,白血病就属于一种严重的恶性血液病,是由于造血组织中某一血细胞系统过度增生,浸润到各组织和器官,从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

这几种血液病不要拖,治疗不及时可能发展为白血病

临床上,有些血液病患者在确诊的时候并不是白血病,但随着疾病的进展,部分患者可能会转化为白血病,并且良性血液病也有可能转化为恶性血液病。有些血液病随着时间的演变,有可能转化为白血病,这称为继发性白血病。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这几种血液病不要拖,治疗不及时可能发展为白血病

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 )

MDS是一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其特征为血细胞减少,髓系细胞一系或多系病态造血,无效造血及高风险向白血病转化。此病在临床上有多种分类,部分患者经历数月、数年后会逐渐演变进展为急性白血病。

这种疾病在诊断的初始一般表现为白细胞,红细胞或者血小板的减少,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有可能转化为急性白血病。

2.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

白血病之所以会发生,与患者本身的基因出现异常有很大关系,由于基因异常,导致骨髓产生血小板的能力过剩,表现为骨髓中产生血小板的巨核细胞过度增殖,外周血血小板明显增多,患者发生血栓形成的风险剧增。

这种疾病和基因缺陷有关,时间长了,有可能转化为急性白血病,发生率在0.5%-6%左右。

这几种血液病不要拖,治疗不及时可能发展为白血病

3.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由于基因异常,导致骨髓产生红细胞的能力过剩,表现为骨髓中红系细胞过度增殖,外周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浓度明显增多,少数真红患者在病情进展过程中也会演变为急性白血病,比例大概在5%-15%。

这也是一种基因缺陷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红蛋白的增高。有极少部分患者会转化为急性白血病。

4.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会导致造血功能丧失的后果,之后也会慢慢发展为白血病,骨髓发生纤维化,丧失造血功能,由脾脏、肝脏等髓外器官代替造血,少数患者也会进展为白血病。

这是骨髓丧失了造血功能,少部分患者也有可能进化为白血病。

5.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这种疾病初始表现为全血细胞的减少,时间长了有可能转化为白血病。

6.淋巴瘤

一些淋巴瘤初始表现为淋巴结的肿大,但是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出现白血病,也就是肿瘤细胞进入血液,这时候就出现了淋巴瘤的白血病转化。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和淋巴瘤,少数患者也可能进展为白血病,这部分患者进展为白血病与原发疾病的病理不同,在治疗上更有难度,预后相对也会更差。

这些疾病共同的特点是造血系统发生了基因的改变,随后可能出现染色体改变,而最终会导致白血病的发生。

这几种血液病不要拖,治疗不及时可能发展为白血病

因此,北京著名的中西医结合血液病专家史淑荣提醒:得了以上这几种血液病千万不要拖,治疗不及时就可能发展为白血病!白血病常见三大症状-贫血、出血、发热,临床上根据不同的病程阶段,进食也有讲究。

这几种血液病不要拖,治疗不及时可能发展为白血病

病人在发热期间,宜进食清淡,同时可多食苦瓜、苦菜等蔬菜,可以清热解毒,退热消炎。

出血较明显者,可以多食“藕",尤其是藕节,具有凉血止血功能,花生米红衣,具有收敛止血功能,可以升高血小板,忌食酒、生葱、生姜、辣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耗血动血,加重出血。

以贫血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则可以适当进补。对于通过治疗,病情稳定或缓解的病人预防感冒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血液病患者抵抗力低下,易感冒,感冒后又易加重病情或导致疾病复发,所以在平时饮食上注意适当进食大蒜和香菜,可以预防感冒。

中医治疗白血病曾经在化疗出现胃肠道反应的抑制中颇具优势,但随着西医相关药物的出现;中医药在这方面的优势逐渐减弱。近几年,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中药提纯后,人们在传统的中药中找到了几个在白血病临床治疗中颇具影响的单味提纯中药,如:亚砷酸、长春新碱等单味提纯药。

中医中药的尽早参与对疾病的恢复非常有利。在当前的医疗条件水平下中医突出的优势表现有以下几点;

这几种血液病不要拖,治疗不及时可能发展为白血病

1、延长或阻止白血病的复发。

当白血病患者经过化疗后,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阶段时,应用中药调节机体免疫水平促使机体恢复免疫功能,可明显延长白血病的复发时间或阻止共复发。袁建章院长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在急性白血病患者急性期骨髓内白血病细胞所占比例达到30%以时,需要及时应用化疗,其间可预以中医中药辅助治疗,缓解期时应用中医中药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缓或阻止复发,所以在缓解期应用中药治疗急性白血病是最佳时机和切入点。

2、防治白血病多药耐药。

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是有耐受性的,细胞本身对毒物的排异机制一旦启动将会影响化疗药对白血病细胞的作用,特别是在临床化疗当中,很多患者都会出现耐药的发生,从而导致化疗的无法继续有效进行。中医药可以恢复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的敏感性,这一发现已得到众多学者的认可和肯定,引发了中医药治疗白血病的介入点。

3、预防白血病的相关并发症。

在白血病的临床治疗中,白血病的并发症一旦发生,治疗起来难度大,耗费也惊人。在白血病临床当中,特别是需化疗患者,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法,给予清热、解毒、止血化痰、扶正补虚、利湿护肝之中药配合化疗大大减少了输血,输血血小板次数。据临床对照治疗,显示应用中药组,比单用化疗组总体支持治疗费用降低了60%左右,且化疗后,应用中药与单纯化疗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恢复情况能够提前一周左右。应用中药治疗不仅能够减少患者身体上的痛苦,还能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4、清除体内残留的白血病细胞。

西医治疗白血病主要采用化疗,就是杀死白血病细胞,因受剂量,患者体质耐受性,白血病细胞对药物的敏感度的限制。所以化疗物也不能100%地全部杀死体内的白血病细胞,残留的白血病细胞总是复发的根源。要想消灭残留的白血病细胞,主要靠中药。因中医药可以调整机体免疫功能达到扶正袪邪、排毒、解毒之功效。

5、中药可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

凋亡的感念就是让白血病细胞按它的生长规律进行死亡;因白血病细胞的生长失去了正常的生长;衰老过程,所谓白血病细胞就是不成熟的细胞,当骨髓内的原始细胞,早幼细胞的比值超过30%以上即可确诊为白血病的发生。白血病细胞因其不具备正常细胞的功能,如白细胞的免疫功能,吞噬细菌、病毒的能力。

且其不受人体内遗传基因的调节和控制。白血病细胞就会一味的裂变、增殖达到一定数量后人体就会出现症状,即白血病的发生,应用中药通过免疫调节,介入细胞内促使其凋亡,我国在应用中药治疗白血病方面具有众多优势,如中药中的砒霜,经提纯后获得的亚砷酸,其治疗白血病是众所周知的,通过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证实,其作用就是诱导白血病细胞调亡,从而达到治愈白血病的目的。

6.中药可以诱导白血病向正常细胞转化。

也就是说使白血病细胞改邪归正,经分子生物学研究证实,白血病细胞的细胞核内染色体发生了移位,如M3型白血病细胞其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和正常细胞比对,就是15号染色体和17号染色体移位了,从而导致早幼粒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生长。

7.辩证使用中药可以减轻化疗的副作用。

在白血病的临床治疗当中,当患者通过多次化疗后(一般指中剂量和大剂量化疗3-5次以上)大部分患者会出现肝脏损伤,面色黧黑,头发脱落,食欲不振等正气虚损的表现,此时若再进行化疗,患者的体质已无法承受,放弃化疗意味白血病的复发,通过临床观察,辩证施治,为每一位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使众多已无法再坚持化疗的患者机体得以恢复,并接受中西医结合转为中药治疗的艰辛历程,达到了延长患者生命,减轻患者痛苦,恢复患者机能的治疗目的。

8.保护正常造血功能骨髓的恢复,保护其它脏器。在白血病临床化疗中,患者出现其它脏器的损伤,或正常血细胞对化疗药物特别敏感,迫使化疗药物的用量无法达到治疗用量而中途停用时有发生。

这几种血液病不要拖,治疗不及时可能发展为白血病

在白血病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应用中药护肝、降黄、活血化淤、止血利尿、健脾胃、扶正补血等几方面,将患者的心、肝、脾、肾、胃肠进行中药保护,协助化疗,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临床对照统计,应用中药组与单纯化疗组,患者的肝、肾、心肌、胃肠反应大大降低,化疗结束后患者体质恢复速度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合并症的发生率比单纯化疗组降低50%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血液病   白血病   血细胞   淋巴瘤   红细胞   血小板   染色体   骨髓   基因   中药   患者   细胞   疾病   发生   功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