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理中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


附子理中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


很多人也有肠易激惹综合征,是一次旅行后急性腹泻遗留的后遗症,每次只要吃得不对劲或者凉了肚子,必然腹泻,每次拯就腹泻的是附子理中丸,力荐!

腹泻是常见病,谈不上什么疑难杂症,似乎也很难有什么感悟。可就在我们身边,有这么一些人,人数好像还不少,大约在10%,没事时每日大便也要二三次,稍有风吹草动,比如吃了点生冷、油腻食物,空调开得略冷了一点,人劳累了一些,甚至情绪有些波动,大便次数就会明显增加,且经年不愈。

有的人身边常备黄连素或其他止泻药;有的人由于久治不愈,怀疑自己得了肠癌,每年都要做肠镜;有的人不敢外出办事、外出旅游,生怕临时来不及找洗手间,给生活带来很大困扰。

这种病,称为肠易激综合征,顾名思义,即肠子容易激动、容易激惹,是结肠的一种功能性疾病。

笔者的一位老同学就患有这种病,由于不胜其扰,找到笔者,希望为其寻找一种简、便、廉、验的治疗方法。

在初步的望、闻、问、切之后,笔者反复查阅各种文献,判断、分析、思考,肠易激综合征的病位虽然在肠,教科书上的辨证分型也有六型之多,但其病机大多为肝气郁结,横逆侮脾,脾虚湿盛,大肠传导失司而致病,因反复发作,久则脾虚及肾。

综合考虑,应该以脾肝肾三脏合治为宜。一次在阅读《上海中医药报》时,看到附子理中丸治疗慢性腹泻的报道,眼前一亮,理中丸温中健脾,附子有温肾阳之功,如果再加上疏肝的逍遥丸不就符合脾肝肾三脏合治的条件了吗?且具有价格低廉、服用方便的特点。

于是给老同学试用,开始时附子理中丸、逍遥丸每日3次,每次各8粒,服用1星期后大便控制在每日1~2次,基本成形,减为每日2次,每次各8粒,连服1个月,病情稳定,再减为每日1次,每次各8粒,连服1个月,后又减为每日1次,每次各4粒,以后就一直维持服用,至今已半年有余,病情基本稳定。

初战告捷,以后笔者就用同样方法治疗几例肠易激综合征,效果都不错。

几点体会:

1、中成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只要辨证正确,可以取得简、便、廉、验的效果,并使患者的精神状态、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但由于该病病程长,极易反复,在取得初步效果后宜缓慢减量,而最后的维持量可能要持续用药数月甚至数年,就像高血压或者糖尿病一样可能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

同时嘱患者在气候变化时或进出空调房间时要及时增添衣服;

避免生冷、油腻及刺激性食物,平时可适当吃一些黑巧克力、杨梅酒、酸奶、苹果、红茶、生姜等。

2、中医认为:

动则生阳,即运动可以鼓舞人体内阳气的产生,因此,步行等运动对于与受凉、情绪波动密切相关的肠易激综合征是大有裨益的;

如有条件,每隔2~3日在肚脐四周拔一次火罐也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3、需要指出的是:

附子理中丸、逍遥丸不适用于肠炎、菌痢引起的急性腹泻,但部分肠易激综合征是由肠炎、菌痢引起的急性腹泻经久不愈转化而来,只要辨证后符合脾肝肾三脏功能失调,同样可以用附子理中丸、逍遥丸治疗。

4、辨证施治与整体观念为中医学精华所在,两者对立统一且紧密相关,最基本的八纲辨证是为了分清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但临床上典型病例固然不少,而不典型病例却更多,虚实夹杂、寒热交错,涉及几个脏器的疾病或疾病的不同阶段可以说是不胜枚举,更不用说许多疑难杂症了。因此,辨证施治并不意味着或等同于去套教科书上的辨证分型,一个人可以同时患二三种甚至更多疾病,同样在患某一种疾病时可能很典型,正好符合某一个证型,也可能不典型,并兼有几个证型。

5、大多数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就是兼有肝郁、脾虚、肾虚,如果单纯止泻无疑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之嫌;如果单纯去套肝郁、脾虚、肾虚某一个证型无疑也会使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6、严世芸在谈到心血管病的治疗时,提出分型不宜过细以及早期攻中寓补、后期补中寓攻的治疗原则,给后学者以启迪。曾有一位老年妇女患慢性尿路感染,反复发作,到最后诺氟沙星连吃1个月都无效,在其他医院看中医时处方多为清热解毒、利水渗湿之药,服后依然不见起色,泌尿系统的多项影像学检査未见异常。笔者考虑为绝经后体内雌激素下降导致全身与局部抵抗力减弱而致,反复发作必然心情不好,便给以健脾、补肾、疏肝之药,同时稍加清热解毐、利水渗湿之药,1星期后明显好转,2星期痊愈。

7、另外,胃幽门螺杆菌感染在使用三联疗法1个疗程后大多能痊愈,但少数难治性的数个疗程都无法痊愈,还有一些能治愈,但极易反复,此时如能在三联疗法的基础上,给以健脾、补肾、疏肝、清热解毒之药,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尽可能加入一些被现代药理证实能杀灭胃幽门螺杆菌的中药,如党参、白术、白芍、乌梅、干姜、吴茱萸、厚朴、枳壳、蒲公英、大黄、黄芩、黄连,既能增强疗效,又能减少复发。

为什么会有人提出要取缔中医?

除了偏见与无知,恐怕与目前中医药治疗的疗效还不是最佳有关。

为什么中医药治疗的疗效还不是最佳?

原因很多,有的说中药材质量下降,这固然是一个重要原因,但不是没有其他原因。

开汤药需要辨证施治,开中成药同样需要辨证施治,如果看到性早熟就想到阴虚火旺,看到感染性疾病就想到清热解毒,这样的治疗效果能好吗?

在整体观念的框架下,结合不断发展的现代医学知识,正确地进行辨证施治,或许是提髙中医药疗效的一条比较好的途径。

每日一文,陪伴中医人成长

请关注公众号 药之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附子   诺氟沙星   综合征   幽门   寒热   生冷   清热解毒   疑难杂症   中医药   大便   疗效   笔者   患者   典型   疾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