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三仁汤治产后发热


巧用三仁汤治产后发热

女,30余岁,8月11日就诊:产后十五天,发热三日,持续午后发热,最高达39.3摄氏度,无口干口苦,无往来寒热,无头晕目眩,无大便秘结,初以为乳腺未通所致急性乳腺炎可能,经自行找催乳师三次,奶水已通,余予排除急性乳腺炎可能,门诊急查血常规示:中性粒细胞79.9%,血红蛋白略微偏低,其余均正常。

初扪及皮肤未觉灼热,其夫应声而点头:摸着不烫,体温却很高。余细查其舌头:舌质暗红,苔黄厚腻,脉弦缓带滑。

告知其此乃湿温发热,午后开始热势增加,虽有汗出而热不退,加之小便黄短,证据凿凿,投以三仁汤必有应验。予方如下:

白蔻仁10g,杏仁10g,薏苡仁30g,滑石粉15g,甘草3g,厚朴9g,青蒿9g,姜半夏6g,淡竹叶6g。2付,水煎,小口频服。

次日下午三点随即微信随访患者丈夫方某,告知热已退清,小便未全清,嘱咐另外一包续服。

第三日(8月12日)晚八点再次随访,热退后未再复发。宣告此次发热已除。

截止完稿已热退四日有余,未再发热。

按:三仁汤首载于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一书,原文:“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虽原文并未记载治疗产后发热,但我在临床运用除了常见的外感湿温发热之外,抓住此方运用的要点:午后身热,小便黄短,扪及皮肤不觉热而体温颇高,治疗此类发热往往用之效如桴鼓。

我在基层的门诊当中,使用三仁汤的机会颇多,尤其是反复发热,有规律的发热,持续不退数日,生化检查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C反应蛋白等悉数不高,甚至有的还会偏低。仍旧是抓住午后开始发热,温度上升,多数会高达39°C以上,此类患者用退热药后,汗出而热不能尽退,多数在37°C~37.5°C之间。因此把握住:午后身热,小便黄短,扪及皮肤不觉热而体温颇高,使用三仁汤,往往一剂就能热退神清。

犹记得2016年的4月底,一患儿持续发热,更换医生七八个,来诊时手上还打着留置针。当日上午11点就诊开具三仁汤+青蒿2付,下午六点患儿即已热退神清,在家门口挖沙玩耍。

因此,三仁汤除了在临床中遇见初发热之外(初期较难区分),往往更多用于反复发热不退,更多见于失治误治,尤其是抗感染输液后仍旧不退的发热,使用的机会是最高的。

每日一文,陪伴中医人成长

请关注公众号 药之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产后   小口   淡竹叶   凿凿   长夏   乳腺炎   青蒿   粒细胞   门诊   体温   午后   原文   患者   下午   皮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