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识药》疏调解郁汤之佛手

《神农识药》疏调解郁汤之佛手

哈喽,大家好呀,又到了疏调学派的科普小课堂——神农识药的时间啦,今天是新坑《疏调解郁汤》系列的第二期。我们就从疏调解郁汤的第二味药佛手继续给大家填坑了。


《神农识药》疏调解郁汤之佛手

佛手


《滇南本草》记载佛手:

佛手柑,味甘、微辛,性温。入肝、胃二经,补肝暖胃,止呕吐,消胃家寒痰,治胃气疼,止面寒疼、和中、行气。治一切年久老痰结于胸中不散,煎此久服,可化痰、清火、延年。


(单方) 治面寒疼、胃气疼。佛手柑,新瓦焙为末(黄色),烧酒送下,每服三钱。


《本草撮要》记载佛手柑:

味苦酸温.入手足太阴经.功专理上焦气而止呕.进中州食而健脾.除心头痰水.治痰气咳嗽.心下气痛.独用损气.宜与参术并行.陈久者良.一名香橼.古名枸橼.


《本草害利》记载佛手柑:

〔害〕单用多用,亦损正气。

〔利〕辛苦温、性中和,理上焦肺气而平呕,健中州脾运而进食,疏气平肝,除痰止嗽。

〔修治〕去白或炒,鲜者尤佳。产闽广,古方枸椽,或蒸露用。


《神农识药》疏调解郁汤之佛手


芸香科植物佛手是国医大师张震疏调解郁汤中的必备药物,其清香之气浓厚,性温和而不燥,可疏畅肺脾肝三脏之滞气。其行气功能较强,具有疏肝解郁,理气和中,宽胸化痰之功,主治肝气郁结之肋痛、胸闷,肝胃不和、脾胃气滞之脘腹胀痛、嗳气、恶心、久咳痰多等。其内主要含柠檬油素等香豆精类,还含香叶木苷及橙皮苷等黄酮苷等二萜类、有机酸、挥发油等。


佛手具体运用小提示:

1、佛手搭配其他药物使用除有疏肝行气、祛痰平喘之效,还有一定的抗过敏能力。


2、佛手提取物对胃肠道运动有一定的正向作用。


3、佛手中的类黄酮可以降低血清中的脂质水平,保护血管,发挥抗动脉粥硬化的作用。


4、佛手的主要成分橙皮苷一定程度上可改善Ⅱ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


5、佛手柑内酯具有抗炎降脂的功效,具有显著的抗心力衰竭,抗心律失常,降低胆固醇,抗血小板及抗炎,静催眠和抗癫痫等作用。


6、佛手挥发油在一定程度上有抗抑郁作用。


7、佛手苷内酯具备抗肿瘤天然小分子的潜能,但具体运用还需进一步探究和验证。

《神农识药》疏调解郁汤之佛手


佛手瓜是药食两用的绝佳蔬果。可生吃,可熟食。食用方法很多,鲜瓜可切片、切丝,荤炒、素炒、凉拌,做汤、涮火锅、优质饺子馅等。还可加工成腌制品或做罐头。在国外,佛手瓜以蒸制、烘烤、油炸、嫩煎等方法食用。除果实外,根茎也可以食用,方法和风味与土豆相似,含维生素A、C较多。嫩叶和新梢也可作为蔬菜食用。


而关于它名字的由来,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个青年农民周德,早年丧父,与母相依为命,十分孝顺。其母患有胸闷肋痛之病,发作时胸腹胀满,隐隐作痛,不思饮食。周德看着母亲病痛的样子,心情焦虑,夜不成寝,只是苦无良方。


一天傍晚,周德荷锄回家,走到村头看见一群人围着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正在求医问药。周德挤入人群,向老者说明母病,求问老者有何良方。此时天色已晚,老者急欲赶路,遂取纸笔疾书数语,递给周德,嘱其按照字条去做,必能医好母病。周德回家打开字条灯下细看,上面写着“南山巅,佛手柑。山岭高,山路险。是孝子,不畏难。采得佛手柑,一半闻香味,一半入水煎。孝心可以感天地,高堂母病定能痊。”周德看罢,暗下决心,为治母病,千难万阻也要上山走一趟。他克服山路陡峭,荆棘丛生等险阻,终于登上山巅。找到了佛手柑树,树上结着金黄的佛手柑。走近佛手柑,但闻清香扑鼻精神顿时一振,一切乏累全都消散。周德大喜,遂将佛手柑采摘回家,按老者所嘱,给母亲服用。真是苦心人天不负,周德母亲果然痊愈。因果实顶端开裂如手指状,酷似佛象的手,故名“佛手柑”。


《神农识药》疏调解郁汤之佛手

佛手茶


那么,今天的神农识药就到这了,希望大家喜欢,有任何问题或意见可以在微信后台留言,我们每一条留言都会看的哟~下期节目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佛手   神农   中州   本草   挥发油   内酯   字条   胸闷   良方   老者   山路   果实   清香   母亲   作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