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疗》疏调气机法治疗痹病初探

《家庭医疗》疏调气机法治疗痹病初探

特别提醒:

患者情况各有千秋,治疗应从实际出发,在临床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照搬!

痹病是由于感受风、寒、湿、热之邪,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导致以肌肉、筋骨、关节酸痛、麻木、重着、或关节肿胀、变形、活动障碍,甚至关节肿胀、变形、活动障碍,甚至内舍于五脏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本病相当于西医的风湿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等疾病。


一、病因病机

痹病的论述首见于《内经》。《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灵枢·刺节真邪》云:“虚邪之人中也……搏于皮肤之间,其气外发,腠理开……留而不去,则痹”。可见,痹病多有感受风寒湿邪、风湿热邪、痰浊淤血亦或正气不足导致,《内经》曾指出人体之气“非生、长、化、收、藏”而“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里”。人体依靠气机的升降出入活动,推动各脏腑器官功能活动,达到维持人体的生命。治痹先疏调气机,气机通畅调达,人自安和。


《家庭医疗》疏调气机法治疗痹病初探


二、辨证论治

《素问玄机原病式》曰:“气者,形之主,神之母,三才之本,万物之元,道之变也。”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之间的协调平衡,称作“气机调畅”;升降出入的平衡失调,即是“气机失调”的病理状态。疏调气机是中医学的内治法之一,《内经》曰:“疏其气血,令其调达,而致和平。”即对于气机郁滞者疏而畅之,结者疏而散之,上逆者疏而降之,下陷者疏而举之,杂乱者疏而理之,夹瘀者疏而化之。朱震亨认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拂郁,诸病生焉”。张老根据60年之临床诊疗实践经验体会,疏调人体气机必须以疏利肝气与调护脾肾相结合的治疗原则为基础,同时兼顾其他有关并发证候而统筹处治,痹病以疏调其气机为主,方用醋香附,炒白术,茯苓,木香,醋香附,炒枳实,山药,甘草等为其基本方。香附性甘平微辛,气芳香,亦入肝经,无寒热偏性,能解肝郁,降肝逆,缓肝急,作用走而不守,可通行三焦,李时珍《本草纲目》称其为“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也”。白术甘苦温,入脾胃经,为健脾之要药,补而不滞,功能补脾燥湿利水,固表安胎。枳实味苦性微寒,长于破滞气,除积滞,能理气宽中除胀消满。茯苓甘淡性平,甘能补脾,淡可渗湿,其性和平,补而不峻,利而不猛,既能扶正,又可祛邪。《本草纲目》曰:“木香乃三焦气分之药,能升降诸气。”然后根据痹病之病位、新久虚实、体质强弱、兼夹病邪等,“谨守病机,各司其属”,随症加减治之。肾虚明显者,加续断,桑寄生,兼寒湿,加桂枝,威灵仙,兼湿热,加秦艽,薏苡仁,兼瘀血,加丹参,川芎,含有痰湿者,加蚕沙,薏苡仁,属于上部,加羌活,白芷,偏于下部,加独活等。


《家庭医疗》疏调气机法治疗痹病初探

香附性味辛、微苦、微甘,平。归经归肝、脾、三焦经。


三、典型案例

患者张某,女,42岁,本地人,2018年11月5日初诊。左手麻木1月,近日农活重,长时间低头干活,伴有头晕想吐,现症见,面色萎黄,纳呆,舌质淡胖伴舌尖瘀点,脉涩无力。大便溏,小便正常。DR片示:颈椎5、6、7骨质增生伴滑脱。血尿分析:正常。诊断:痹病(气机不畅,瘀血内阻型)。治以疏畅气机,化瘀止血。


方用:

炒白术20克,茯苓15克,木香10克,

醋香附15克,炒枳实10克,山药20克,

甘草各10克,羌活10克,白芷10克,

丹参10克,川芎10克。

3剂,开水煮沸20分钟,每次200毫升,每日3次温服。

11月11日复诊,诉缓解60%,无其他不适。守原方再服3剂。电话跟踪,诉全部症状缓解


《家庭医疗》疏调气机法治疗痹病初探

木香性味辛、苦,温。归经归脾、胃、大肠、三焦、胆经。


四、结语

《读医随笔》曰:“升降出入者,天地之体用,万物之橐龠,百病之纲领,生死之枢机也。”国医大师张震老师认为:“中医学的气机是一个多元性的共同维系着人体生理活动的重要功能系统,包括脏腑、经络,营卫之气等的出入、升降、循环、转化等规律性的运动活动”。张景岳《类经·疾病类》言“病随气动,必察其机,治之得其要”。临证时,即要传承古训,又要与时俱进。方可收到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本草纲目   枳实   羌活   素问   川芎   白术   白芷   木香   丹参   脏腑   茯苓   内经   气血   关节   法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